赢下比赛很正常,队长朱婷回归,球队打出气势,不过我们也要看到问题的存在,首局前面,中国女排进入比赛节奏的速度并不快,曾一度被阿根廷女排打出11-5的分差,后面渐入佳境的中国女排慢慢的进入状态,回报阿根廷以颜色,所以说,中国女排赢下阿根廷很正常,毕竟阿根廷与中国女排之间存在实力差距,我们更应该从其中看到问题,即便赢下比赛值得高兴。
对阵阿根廷的比赛是香港战的首场比赛,郎导让重回国家队的队长朱婷首发并打满3局,还是实力的体现,朱婷拿到16分荣膺得分王,表现全面出色。其实本场比赛,中国女排除了得分上占有优势,在拦网方面同样做的很出色,面对整体身高一般阿根廷队,中国女排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朱婷的回归,加上老将颜妮的拦网能力,二人一度让对手崩溃。
当然这只是面对实力不强的阿根廷,如果是其他强队,只怕这项优势会弱化。虽说朱婷的回归给中国女排打上强心剂,但我们在一传和二传方面做得并不好,给主攻的球很一般,这些问题也是需要郎导去调整的。还有球队进入状态慢热的情况,也是急需改善的。
赢下比赛固然值得高兴,队长朱婷的回归并表现出色让我们看到希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本场比赛赢球后存在的问题,毕竟对手实力不强,今天对阵日本队才是真正的考验,强敌才是检验成色的最佳对手,所以我们今天再来看,中国女排在朱婷回归后是不是有长足的,全面的进步。
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是我莫大的荣幸,谢谢!
阿根廷实力不强,对中国女排的考验不足,参考价值不大。但朱婷的回归,无疑把女排的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主要是感觉面貌焕然一新,应有的网口优势发挥出来了。有了朱婷,女排更像一个整体,但杨芳旭的表现依然让人失望。
千呼万唤始出来!经过短暂的休息和调整后,朱婷终于要回归了!5月25日,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在官方社交平台宣布,确认朱婷将回归中国女排出战香港站。
笔者更想聊聊,郎平对于朱婷使用上展现出来的“大智慧”。
北仑站和澳门站“弃”用朱婷,郎平的做法和魄力让人钦佩,她并不是单纯地追求成绩。结束了7个月的留洋第二个赛季征程后,朱婷马不停蹄与中国女排汇合。与伊萨奇巴希队的土超决战,朱婷在10天内打满了5场,而后又是“背靠背”的欧冠半决赛和决战,她还在对阵科内利亚诺队时蹩脚受伤了。可以说,朱婷的身体和心理都需要调理,郎平再次做到了“以运动员为本”的思路,“考虑到健康状态,希望朱婷有时间调整休息一下,看看家人、做一些体能训练。”
同时郎平这两站也基本达到了锻炼新人的目的,“一年级新生”不甘示弱,尤其是保障型主攻段放,她在澳门站最后两场都被委以重任,出现在首发名单中。79扣27中,34.17%的进攻成功率,只比队长刘晓彤低了不到0.7%,其中还包括不少调整攻。李盈莹虽然最后两战出场时间有限,但之前几场球中接发球的弱点已经被无限放大,尤其在遭到追发的情况下,她今后的训练也会更加有针对性。
我觉得俩人没有可比性,虽然俩人都是中国女排的主攻,但一个初出茅芦,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小荷刚露尖尖角,一个久经沙场。假以时日,郎平教练如能对李盈莹精雕细刻,再加上本人的天份和勤奋。成为中国女排的第二个朱婷是大有希望的。年轻人多磨练几次,多参加一些国际大赛,成为一个朱婷那样的国际巨星还是很有希望的。李盈莹有这潜力。加油李盈莹。
谢邀!我觉得没必要拿年仅18岁还在成长中的李盈莹与23岁已经步入巅峰期的朱婷来对比,这没有任何意义!
5月29日晚进行的世联赛香港站首站,中国女排3-0干净利落地战胜了阿根廷女排,朱婷首发出战拿到全队最高的16分,展现了其世界第一主攻手的超强实力,而李盈莹在第三局替补出场也拿到1分。
很显然,从香港站开始,郎平教练的执教方针已经不是考察新人了,而是在磨合队伍,尤其是让朱婷尽快融入球队,今天和朱婷搭档的主攻手是刘晓彤,两人是国家队的老队友。首局开打,刚刚回归的朱婷明显有些不太适应,和场上其他队员的配合有些生疏,中国女排很快以5-11落后,但是,经过短暂的适应和调整后,朱婷迅速找回状态,队友们也开始试着多传球给这位强力炮台,中国女排很快将比分反超,并以25-22、25-16、25-12连胜三局。
李盈莹打替补,肯定是郎平希望她在场下好好学习朱婷这些老队员的打法,多观察她们的战术配合等,而她在第三节后半段登场,则是郎平要让她适应比赛的气氛,毕竟,她可是现在中国女排的重点培养对象,潜力无限,但是不能揠苗助长,只能让她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成长。
所以,朱婷的16分与李盈莹的1分,实在没有必要拿来对比,我们要看到的是朱婷才23岁,她的巅峰期还有很长的时间甚至还能更上一层楼;而李盈莹才18岁,还在逐步成长,她的未来不可***。作为球迷,我们应该给李盈莹足够的耐心,不要期望她一步登天,相信只要她按照郎平的指导,刻苦训练,抓住上场比赛的机会好好打球,假以时日,她一定能成为像朱婷一样的世界顶级球员!
朱婷斩获不多,李娃得分不少,毕竟二者可比性不大,更何况,郎导以战代练之心不小,而磨砺新人之意已然不再。当然,香港第一战,还担负着爱国爱港之特殊使命,既要避免澳门溃败,还要胜之漂亮,第三局李娃的后排进攻也就难得可贵了。虽说郎导是位美籍华人,但她明白,无视政治终究不算好教练。如果换作歪果人执教,李娃出场机会得分概率可能更多。怨不得人,场边观摩体悟,李娃已属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