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公开评估结果的方式
1.审计结果的公开与运用
审计署公开评估结果的方式主要包括全面公开、部分公开和内部公开三种情况。具体来说:
全面公开:在公司范围内公开方面,必须事先征求高管团队意见,审计负责人不可一意孤行;认真评价公开审计信息的利是否大于弊,当然这个利弊是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为出发点的。内部审计结果公开也会对内部审计与管理层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如审计结果经常在公司范围内全面公布。管理层与审计部门之间常常因为负面宣传而产生令人不寒而栗的影响。会对被审计单位造成极大的压力,从而恶化审计环境。
部分公开:不应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仅对部分高层公开,因为涉及机密,不可外泄。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请详细描述。
内部公开:只在公司股东或董事会小范围内公开。这种情况通常适用于国企涉及组织重大商业秘密或影响组织稳定发展等的审计信息。
2.审计署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
为了确保审计署政府信息公开的安全、真实、准确,审计署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该办法规定,审计署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包括审查政府信息是否涉密,包括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审查政府信息是否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审查政府信息是否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审查政府信息是否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等内容。此外,已公开的信息衍生后续的政府信息对外公开前,应重新按本办法进行保密审查。
3.审计结果公开的具体例子
审计署曾经对外交部和国家旅游局的审计结果进行了公开。这些审计结果包括了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以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这些信息的公开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内部审计职能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
总的来说,审计署公开评估结果的方式是慎重且严格的,既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又要确保信息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