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库存管理的局限性
1.信息孤岛现象
传统库存管理通常是各个节点企业各自为政,例如零售商有自己的库存,批发商有自己的库存,供应商有自己的库存,各自库存策略不同且相互封闭。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缺乏良好的信息协调和传递,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了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难度。此外,由于缺乏合作和协调,各企业为了应付不确定性对供应链以及自身企业的影响,都设有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这种“各扫门前雪”的方式已经不适用当今的企业管理,加强企业之间合作,才能有效降低库存成本。
2.缺乏实时更新的库存数据
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中,仓库之间都是单独管理的,很难做到实时库存数据共享。在这种模式影响下,企业对库存内部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一般企业用户为了不影响销售,通常会选择采购大量的产品增加库存。但是这种办法数据无法共享,最终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无用库存占用企业流动资金。
3.存在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
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大都建立在确定条件下,忽视了不确定或者说没有对不确定对库存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库存策略简单化的问题普遍存在,很多企业还没有对库存理念进行彻底的转变,还停留在传统库存的看法当中,认为只要库存能够确保对生产或市场的需要,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管不问。
4.低效率的作业和容易出错
传统库存管理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管理,而人工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管理方式,不管是在货品收发还是库存盘点的问题上,都会造成很大的运作困难。使用手工方式的工作量大,出货的速度也将因此大大降低,且容易出错。手工方式登记,存在第二次人为错误,工作重复效率低。而条码扫描将完全实现机器读码与扫描,准确率百分之百正确,数据绝不会出现登记错误的可能。
5.库存成本上升
虽然传统的库存管理能够降低缺货、需求不确定性等风险,一定程度减少对外部交易商的依赖,但同时也会出现库存成本上升、牛鞭效应、上下游企业利益对抗、合作与沟通困难等问题。
6.缺乏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目标存在冲突,参与者对库存管理各自为政,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整体利益,导致二律背反效应的出现。这种封闭的、静态的、单级的库存管理模式没有和供应商联系起来,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资源、使得传统的库存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传统库存管理在信息共享、实时更新的库存数据、作业效率、减少错误、库存成本以及供应链的整体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逐渐显现,并促使企业寻求更为高效的库存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