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保护措施
经济保护措施是指通过经济手段,推动人们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以达到保护环境或特定经济领域的目的。这类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价、产业结构调整、排污收费等,它们在保护水资源、促进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资源保护的经济措施之一是调整水价或实行定量配水、超计划罚款、节约奖励的制度。这项措施主要是针对人为的浪费,诸如供水环节的跑、冒、滴、漏和用水无度现象进行的限制。此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水资源作为全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其流通过程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要解决供需矛盾,用水紧张的更深层次问题,或者说是治本的办法,应从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环境保护的经济措施包括排污收费。这是为了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排污收费,可以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经济保护主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中,某些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和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主义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贸易壁垒、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等。经济保护主义在欧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贯穿于其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非传统的经济保护主义思想和事件,其保护手段日益聚变、异化和偏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深圳市中级人民***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施意见》,成为全国首个从司法角度保护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规制了数字经济经营主体行为,维护数字市场公平竞争,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获取和利用、仿冒混淆行为、虚假刷量等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措施,促进规范个人信息的获取及使用和数据依法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经济保护措施是通过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或特定经济领域。这些措施包括调整水价和产业结构、排污收费、经济保护主义以及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