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共经历了四任教练,分别是:托马斯、莫藤森、卡洛斯以及姜山。
每位教练都在李娜职业生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都在中国一姐的征途上助一臂之力。2014年9月19日,李娜已经退役了。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李娜共经历了四任教练,分别是:托马斯、莫藤森、卡洛斯以及姜山。
每位教练都在李娜职业生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都在中国一姐的征途上助一臂之力。2014年9月19日,李娜已经退役了。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目前还没有TOP5的选手,中国一姐王蔷即时排名达到过第九,整体而言女子的水平还是不错的,TOP100里面常常有五名左右,比如张帅,王雅繁,郑赛赛,朱琳。但是要想获得大满贯,难度不小,与世界前十的选手相比,实力还有差距,需加倍努力才行。
娜姐 我滴偶像啊
李娜能拿2个大满贯,归功于实力+中国网球当时的特殊体制(这里感谢一下孙晋芳)。
我们先看娜姐的天赋,我认为在世界网坛上也是顶尖的。从成绩看,比较熟悉中国网球的球迷应该知道82年出生的娜姐曾经退役,中间应该是空闲了2年,2004年在孙晋芳的邀请下复出,之后短时间之内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2004 年在广州取得中国第一个wta巡回赛冠军,2005澳网战胜种子选手进入32强,2006年温网战胜top10进入大满贯8强,并且进入wta排名top20,这只用了2年。许多网球选手终其一生的成绩也就止步于此了。回顾娜姐的职业生涯伤病不断也导致排名下降,但是回到大满贯种子席位都不是难事。
技术和身体素质上,李娜也足以与一流选手抗衡,年轻的时候和大满贯选手对轰底线就不落下风,但是失误难以控制导致经常得势不得分,人送外号“抽风机”。在技术成熟的2014年,知名网球解说陈君乐和付饶就提到当时wta底线对抗的第一档:小威、莎拉波娃、阿扎伦卡和李娜,足见娜姐的实力。
另外,娜姐的成功也受益于当时特殊的国家体育体制。第一次退役前完全是举国体制支持选手训练参赛,极大的减轻了经济压力。2004-2008,为了迎战北京奥运会,国家队投入资金支持训练,生活不用担忧,但是教练资源被国内选手共享。这之后,孙晋芳提出“单飞”方案,让运动员自负盈亏,李娜勇敢的斥资邀请世界顶级教练和体能师团队,例如带领自己打入top10并且帮助莎拉波娃获得全满贯的托马斯,和一起拿下澳网成为世界第二的名教卡洛斯。相比之下,彭帅和郑洁在请教练这方面似乎还是国家队的老思路,但是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娜姐夫姜山回忆请名教也是一场豪赌,成绩不好可能这些年打球的奖金都不够用 ,我们庆幸娜姐的坚持没有白费。
请了顶级教练,你也要能吸收教练的教学,娜姐退役后,卡洛斯成为wta香饽饽,但是似乎没有选手能够贯彻他残酷、被纳芙拉蒂诺娃称之为疯狂的体能训练,只有两个人做到了,一个是和卡洛斯从小训练的海宁,一个是已经年过30的李娜。这就是我的看法,老套的说 ,李娜就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又付出了勇气和汗水,成为了网球界名人堂级别的选手。祝娜姐以后生活幸福!
大家都知道,网球是一项个人运动,职业化程度相当高。一名职业球员想要得到更好发展,必须得有完备的团队,这其中包括教练、陪练、体能师、康复师、经纪人等。
以前在中国网球圈,是没有团队这个概念的,有的是国家队的概念,几名队员共用一个教练、康复师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网球进行改革,选手可以单飞。
李娜和卡洛斯的合作相当默契,后者曾一手带出了海宁。
由此,选手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这其中李娜的团队最完备,她走的路也最远。比如经纪公司,李娜签的是IMG,此外她的历任教练包括托马斯、卡洛斯等,老公姜山既是教练也是陪练。此外,李娜还有自己的体能教练阿莱克斯。在李娜退役后,她把阿莱克斯介绍给了好友科维托娃。
相比李娜,郑洁、彭帅等人团队显得单薄了一些,不是在经纪团队方面差了,就是在体能、康复方面差一些。但相比国家队时期也已经好了很多。
李娜这一代人给中国网球做了开拓,现在的这些年轻球员均从中受益,也特别注定在团队方面的建设。
王欣瑜的父亲王鹏(左)和体能师。
小编就以上个月刚刚拿到澳网正赛外卡的16岁小将王欣瑜为例来说说吧。王欣瑜的教练就是自己的父亲,也是前国家队主教练王鹏。此外,王欣瑜还有一名来自克罗地亚的体能师和来自南京的康复师。对一名16岁的小将来说,这样的配备堪称豪华。
李娜就是中国体育的一张重要名片
谢谢邀请,网球女神李娜,他的成就和影响力可以媲美刘翔和姚明。可以豪不夸张的说,她真的是我们中国一张重要的体育名片。
2011年法网夺冠、2014年澳网称雄,两夺世界四大赛的冠军,也证明了她的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其实最早的李娜,也是我们中国体制内的球员,刚开始因为很多原因,成绩一直不理想,不要说想染指这四大满贯的冠军,就是一般的赛事冠军都难。
脱离体制,成就大满贯梦想
个人非常有主见的李娜,其实在职业生涯的初期,有过一次短暂的退出网坛的过程,据称好像是去大学读书。后来没多久就复出了,复出之后李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就是脱离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在编人员的体制,而是效仿国际上很多球员的模式,自己找职业教练,以个人名义自己打球,当时据称也遭遇了一点阻力。好在当时的网管中心领导孙晋芳,也就是我们曾经的老女排国手,顶着巨大的压力批准了李娜的请求。
可能连李娜自己也没想到,脱离了体制编制的她,在此后的网球生涯里会打的如此顺风顺水。李娜原先的教练是丈夫姜山,真正打了职业比赛后,她聘请了前世界第一辛吉斯的教练,卡洛斯作为自己的新任教练,姜山则成为她的后勤保障。
在卡洛斯的***下,李娜进步的非常快。连夺几项巡回赛的冠军。29岁那年,也就是前面提到的2011年,在法网的红土球场,战胜意大利球员的那一刻,夺得冠军的那一瞬间,李娜激动的躺在了红土球场上,久久没有起身。
这个冠军,对于李娜、对于中国网球,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亚洲人,中国人第一次拿到四大满贯之一赛事的冠军。可以说,李娜的名字终究会被写入中国体育的功劳簿里的。现在李娜已经退役当了妈妈,转型做了教练,我们也希望她能帮助我们培养出更多的小李娜,为国争光。
我不太看体育比赛,但是自从爱上李娜之后,她每一场有直播的比赛我基本上看了,记得李娜美网打小威的时候,我凌晨从宿舍翻窗户去网吧看李娜的比赛,我只想说,李娜对于任何一个网球球迷来说都是传奇,爱她无需解释,支持李娜,无可替代
从她的战绩来看,她无疑是中国网坛的传奇甚至可以说是亚洲网坛的传奇;从她的性格来看,果敢坚毅,性格泼辣又外放,幽默机智又不失礼仪。
首先真的非常建议大家去读一下李娜的《独自上场》,不是特别厚,很快就能读完。这是她的自传,讲述了从她开始练网球到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系列的过程,通过这本书,让你能更了解李娜。
她是一个拼搏的斗士。每个人都记得她夺得法网和澳网时光彩照人的时刻,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她膝盖上打的黑色的肌肉贴。四次膝盖大手术几乎让她差点儿告别了她的网球生涯,但命运总是垂青拼搏的人,她无数次的在球场上奔跑,正手、反手的练习,无论你是否是一个网球迷,之前是否喜欢李娜,你一定会被她的微笑打动,为她的不屈精神所折服。我仍然记得李娜在2013澳网上对阿扎伦卡时的情景,那本是她和姜山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她想拿冠军来作为礼物,但两次摔倒,甚至磕到了头部,但她仍没放弃,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但她眼角湿润的模样,让我至今难忘。
她也是爱的化身。喜欢李娜的一定会记得在李娜胸口纹的那朵玫瑰花,那是她和姜山爱的标志。16岁恋爱,俩人是不折不扣的“早恋党”。但这份爱却不是苦涩的,最后开出了最美的花朵,如今俩人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甜蜜且幸福。但李娜在每次采访中对姜山的吐槽往往让人忍俊不禁,开姜山玩笑似乎成为了李娜的标配。14年李娜拿到澳网冠军时对姜山做了一番深情告白,感谢他放弃一起,陪着她东奔西跑的比赛,没有姜山也就没有现在的李娜。最后李娜还是调侃了姜山说姜山也很幸运,遇见了我。两个人毫无顾忌的爱情让人感动,不能说这是夫妻最正确的相处方式,但这两人确实是最合适的相处方式。
李娜,虽然退役了,但她的光辉在中国网球上会永载史册。
李娜是网球运动员,其实就单说李娜,相信也会有喜爱运动的球迷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那个打网球的如雷贯耳的李娜,而李娜在我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这真的不为过,也是真心话。
即使现在网球运动好像在我们国家也属于“贵族”运动,也说明它应该还是属于小众运动,更别提10年前它的存在状况。我不是网球迷,但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在电视上看过李娜的多场比赛,那感觉就是自豪和兴奋。
而之前吸引自己能关注到网球,也纯粹是因为李娜,那时自己对于这项陌生的运动项目可以说一无所知,印象中最早的关注就是美国华裔网球选手张德培,那时对这项运动既有一种神秘感,又有一种是属于外国人的运动带点高贵气质的印象,当时就多少对张德培也莫名有一丝敬佩,觉得即使不是中国人,但是身为华裔黄种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不简单。
等到李娜一战成名,自然而然就深深地被吸引了,带着好奇和更深的敬佩就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李娜。果然李娜也不负众望,随后逐渐确立了世界女子网球霸主地位,其影响力也是日益扩大,更是为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范围争得了至高声誉和荣誉。
而李娜不管在赛场上还是在发布会及采访中,其率真耿直且不留情面、带点好怼性格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们对她更深爱一步。比如在球场上在正式比赛中,她可以对自己深爱的当时男友兼教练即现在的老公姜山大吼让其闭嘴,直至让姜山滚出赛场看台,每每引起观众哄堂大笑。而在面对记者提问说:比赛不理想,想对中国球迷说点什么时,他毫不客气回呛记者: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很奇怪,就是一场比赛而已,要三叩九拜吗?要向他们道歉吗?这就是李娜。
李娜由于比赛和训练的缘故,在国外待得久,自然英语也没的说,就像姚明说的一样溜到家,无论是比赛还是接受颁奖等,和外国人沟通无障碍,凭借着她的笑容和自如大方智慧幽默甚至一点点侵略性,无疑更好的向外国人展现了中国人少为人知的另一面和更多优良品质。
李娜的故事也励志。在打球的过程中,挫折沮丧甚至放弃,李娜都经历过,但其用坚强和毅力一直坚持到32岁才宣告退役,也是创造了不小的奇迹。当然其背后付出的心酸血泪和伤病痛苦自然也少不了。
就像有人提出詹姆斯和梅西哪个影响力大的问题,可能无关乎大小,只是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不同罢了,他们无疑都是最伟大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