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奥运会最后一项比赛项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历史传统:马拉松比赛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马拉松起源于古希腊的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希腊传说中的传信士兵菲利比德斯而设立的。因此,马拉松比赛在奥运会上的位置具有历史意义,被视为对古希腊传统的致敬。
2. 高度挑战性:马拉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长跑比赛,参赛选手需要在约42公里的赛程中克服疲劳、保持体力和意志力。这一项目的高度挑战性使之成为奥运会的最后一项比赛,带给观众一种紧张***的观赛体验。
3. 给予观众更多关注:作为奥运会最后一项比赛项目,马拉松比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随着比赛的进行,观众人数往往会逐渐增多,观赛气氛也会推向***。这也为赛事组织者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这项具有吸引力的比赛来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观看体验。
总的来说,马拉松作为奥运会最后一项比赛项目,融合了历史、挑战性和观众关注度等多个因素,使奥运会在结束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4雅典奥运会
男子马拉松冠军:斯蒂法诺·巴尔迪尼/Stefano
Baldini/意大利/2:10:55
女子马拉松冠军:野口水木/Mizuki
Noguchi/日本/2:26:20。
马拉松(Marathon)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埃鲁德·基普乔格
埃鲁德·基普乔格(Eliud Kipchoge),1984年11月5日出生于肯尼亚西部南迪县,肯尼亚马拉松运动员。
2003年,基普乔格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12分52秒79的成绩取得男子5000米冠军。
2004年,基普乔格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5000米第三名。
2007年,夺得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5000米银牌。
2008年,摘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5000米银牌。
2014年,基普乔格以2小时4分11秒的成绩获得芝加哥马拉松冠军。
2016年,基普乔格在伦敦马拉松上以打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夺冠;同年以2小时8分44秒的成绩获得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
2018年,夺得个人伦敦马拉松第三冠;随后在柏林马拉松上以2小时01分39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马拉松世界纪录。
2019年,在“1:59挑战”赛上,基普乔格以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顺利完赛,成为全球第一位马拉松跑进两小时大关的选手。
北京时间8月12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产生最后一枚金牌,乌干达的小将斯蒂芬-基普洛蒂奇在男子马拉松比赛中后程发力甩开两位肯尼亚名将,他以2小时08分01秒的成绩夺取金牌,肯尼亚的基鲁伊和威尔逊-基普洛蒂奇分获银牌和铜牌。
2O12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冠军;
男子冠军为乌干达选手斯蒂芬-基普洛奇,成绩为2小时O8分O1秒。
女子冠军为埃塞俄比亚的格拉纳,成绩为2小时23分O7秒,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其中男子组冠军乌干达选手基普洛奇战胜了多名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选手,爆冷夺得了冠军,这是乌干达在奥运会上的首块金牌,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