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根据残奥会规则,所有项目将根据运动员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进行分级,所以使用的奖牌会比奥运会更多。
【残奥会22大项】
从射箭到轮椅网球,22个项目都有奖牌争夺,有两个新项目——跆拳道和羽毛球。对于539个小项中的每一个项目,它们都有一个复杂的分类系统,根据残疾对其表现的影响,将残奥会运动员分组。
虽然大多数项目都类似于奥运会项目,但有两个项目例外,这就是门球和滚球,前者是为有视力障碍的运动员设计的团队运动,后者则类似于滚球。
奥运会金牌不是纯金的,只能算是“镀金”牌。虽然叫金牌,但是金牌确实进行了镀金,其表面仅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金衣,内里都是金属混合物,因为自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以后,奥运金牌不再用纯金材质制作。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相关指导,每块金牌至少要包含6克黄金和92.5%的白银,金牌的制作直径最少60mm,厚度至少要有3mm。
奥运会金牌没有具体的价格,但具有特殊的含义,是金钱无法衡量的。所以其收藏价值远大于金钱价值。
上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共获107枚金牌。
上届残奥会于2016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进行,这次里约之行,中国残奥代表团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共获107块金牌、239块奖牌,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
对中国残疾运动员在残奥会的表现,从央视转播时长,复播频次,中央级媒体及省级媒宣传和展现力度都很差,奖励也与健全人不是一个档次。我就想问这是为什么?凭什么这样对待她们?她们同样是升国旗,奏国歌,为国争光啊!而且残疾人要取得奖牌,比健全人更不易。
说起来有点不平和难过。讲起来我们不歧视残疾人,实际上我们做的并不好。我想看残奥会,但不管央视还是地方台的体育频道,既不直播,也不转播,其实残奥会的运动员真不容易,他们的付出更多,更加感人,更应值得我们每个健全人学习和点赞!赢得的荣誉也不少。国家和我们每个健全人都应有反思!
截止昨天,(9月2号)东京残奥会奖牌总数已达到171枚,(金牌81块,银牌48块,铜牌44块),奖牌总数居参赛国首位,但就像你所说,却没有认识运动员,或者说很少人认识运动员,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吧,一是媒体宣传度不夠,我们国家的一些残疾人优秀项目,只是轻描淡写作为新闻报道一下,很少有整场直播。二是,尤于残疾人各项运动,身体条件的限制 ,很少出现激烈的场面 ,(有些项目竞争 还是很激烈的比如游泳田泾等)。三是,人们的欣赏度提高,看过正常人的比赛的场面,感觉残疾人的比赛只是过程,激发不了人们欣赏的兴趣。四是,人们的思想观陈旧,对残疾人(尤其是残疾人运动)缺乏重视。尤于以上的原因,所以人们对一些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不熟悉,或者说不太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