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没有在世界杯赢过英格兰,冰岛赢英格兰而是在2016年欧洲杯上,在法国尼斯举行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冰岛队以2比1战胜英格兰队。
2016欧洲杯上,冰岛谱写北欧神话,在1/8决赛淘汰了英格兰。虽然八强战负于东道主法国遗憾出局,但没有人否认,那支冰岛是2016欧洲杯最令人惊喜的球队之一。
冰岛没有在世界杯赢过英格兰。
北京时间11月19日凌晨,欧国联A级小组赛最后一轮,英格兰对阵冰岛。此役,索斯盖特再一次对首发阵容做出调整,萨卡、福登等小将首发出战。英格兰全场比赛都占据优势,几乎没有给冰岛任何机会。
最终,凭借着赖斯、芒特的进球以及福登的梅开二度,英格兰4-0狂胜冰岛。此役过后,冰岛也遭遇了小组赛的六连败,惨遭降级。
感谢邀请,这次抽签是新规下抽,目前来看每个小组之间没有完全的死亡之组,这样也保证了一些强队能够顺利进入淘汰赛,也保证一些有实力的球队避免提前碰到强队,但也让一些弱队提前离开,但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总体来说绝对会提升了比赛的观赏度!
如果按照世界排名的话,有些球队是名不符实的,但的确趋于公平。不妨看到冰岛和巴拿马等队首次进入世界杯,证明足球就是圆的,谁努力谁就能做得到。现今老牌强队已经受到中生代的冲击,如果老牌强队总是倚老卖老就会无情地被淘汰,意大利就是典型的例子。抽签分组大致还算公平,没有纯粹的“死亡之组”,许多认为是强队或是种子队的也有可能小组都出线不了,其中最危险的是阿根廷和波兰,巴西也存在可能。世界足球本无强队,所谓强队也是以前成绩的堆垒,不代表今天就是强队,而现代强队必须靠正确技战术、气势和运气,可能一支弱队夺冠了也称其不了强队,但它是这届冠军,像欧洲杯里的丹麦队和希腊队。巴西、德国、西班牙、法国、阿根廷和英格兰都称为强队,如果没有超常发挥,也不会走到最后的。
这届世界杯是新足联举办的第一届,本着公平的原则,推出了新的抽签方式,同小组不会出现三支欧洲球队,两支拉美球队(应该是),这也是为了避免绝对意义上的死亡小组出现。从抽签结果来看,这点还是非常成功的。
对于这个抽签结果只能说帮助了强队,也彻底杀死了鱼腩,每个小组都有两支相当或绝对的强者,他们现在出现形势是大好的。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那么进入淘汰赛才是真正的世界杯开始,因为晋级的球队都是强队,精彩程度也要高于小组赛。对于几支亚洲球队,沙特和日本有晋级的希望,其他的球队潇洒走一回的几率极大。
有趣。
Iceland是意译,可以看作ice和land两个字,翻译过来是冰和陆地,又是个大岛,为了习惯国人称呼就叫做冰岛。你把England拆开来的话,Eng没有单独意思,有时候可以作为"工程"来解释,或是"engine"的所写,然后后面加个land,你怎么命名? 所以只好音译了。
这个问题用英格兰和冰岛做对比还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如果用格陵兰(丹麦语:Grønland,英语Greenland)和冰岛作对比就更明显了。丹麦的格陵兰不论是丹麦语还是英语,意思都是绿地,但在中文翻译中使用的并不是意译原则,而是音译原则。这和冰岛的翻译刚好相反: 冰岛语的Ísland和英语中的Iceland是一个意思,就是冰之地,中文使用的是意译原则而不是音译原则。显然,这两个翻译的规则运用是存在矛盾的。
类似矛盾也出现在许多其他翻译中,甚至出现在同一个地名中。比如大陆把New Zealand翻译成新西兰,却把New York翻译成纽约,这两个New的来源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欧洲殖民者殖民过程中用自己家乡的地名命名新开拓土地的习惯的表现。唯一的差别是纽约的名称始终是英语,而新西兰最早的欧洲名字是荷兰语。新西兰的翻译是半音译半意译。美国东部的一个州新泽西(New Jersey)也是半音译半意译。不过台湾方面对新西兰并不是这么翻译的,他们更多是纯音译。
这种看上去矛盾的现象,是历史形成的,当初中英互译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很多时候都是约定俗成。谈不上谁的翻译更好,谁的翻译不好。地名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翻译,只要便于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就可以了。更不需要现在重新更改,否则会造成比较大的混乱。毕竟,海外的中国人给自己聚集的城市起个中文名字后来就成了中文标准翻译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旧金山,这个名字和它的英文San Francisco是没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