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在济南第十四中学,从教27年的化学老师邓佳上课,有时候像是“听相声”,同学们经常会心大笑,根本就不存在像传统的课堂纪律要求。请问“动感教学”为什么会这样?
“动感教学”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问下首创者——济南第十四中学的化学老师邓佳。这位从教27年的老师不喜欢以“成绩优劣”判定学习好坏,而是更愿意看见她的学生能不能“动”起来,跟随她的节奏一起追求知识的“动感”。
一、“动感教学”给孩子解绑
化学是中考的龙头,不过孩子、老师、家长基本都是分数唯上,而且因为是等级评价,缺乏更有力的关注度,加之临近毕业,课程紧张,因此容易出现僵化。很多人应该记得 中学时那些年上过的化学课,实验就是老师做学生看;分组实验就是走走看;考试就是考啥就练啥。
“动感教学”首先是创意情境,一般是从热点新闻开始,邓佳讲《化学真奇妙》时正值里约奥运,跳水比赛池一夜蓝变绿,网友猜测是尿太多了。真实原因是消毒时先后使用双氧水、氯,由此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绿藻繁殖。邓佳说:“两者反应生成盐酸,这也是运动员眼睛不适的原因。”
还有创意内容,邓佳首创了 “漫画元素周期表”、“舌尖上的化学”等。过去常说,教材是学生的世界,在邓佳的课堂上,世界是学生的教材。此外还有创意实验,“雪碧探究”、 “燃烧的肥皂泡”、“变质与检验”等,这都是邓佳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