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先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再给你分析。答案是:不能,而且日本可能遭遇大比分失利!
亚洲足球的发展水平大家也都看到了,目前除了伊朗最后偷得胜利,其他球队在与其他洲球队的对阵中,全部是场面和结果都处于劣势。
你认为韩国很强,怎么样,遇到欧洲2.5流的瑞典队,被人家全场摁着揍,如果不是门将和中后卫金英权表现出色,韩国队恐怕要被打成筛子……
沙特在亚洲你觉得挺厉害的,居然被东道主干了个5-0!俄罗斯在身体优势上,简直是碾压。亚洲区的澳大利亚也是不走运,被法国队2-1拿下。
如今,终于轮到亚洲老大日本队登台亮相了,那么,日本队面对同样技术流的哥伦比亚,胜算能有多少?答案是几乎为0。
本届世界杯由于视频助理裁判的加入,所以对于禁区内的判罚就变得更加严格,以往世界杯的冤案,这次世界杯将不复存在,如果不是视频裁判,这届世界杯禁区内的犯规,门线冤案将会更多,有了视频裁判,点球也多了起来,但是通过视频裁判,这些判罚也没有了争议。
哥伦比亚对阵日本的比赛,刚刚开场三分钟,日本球员在禁区弧顶的一次射门,本来没有多大威胁,门将站位合理,扑出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哥伦比亚的后卫却一时大脑短路,用手阻挡射门,裁判随即送出红点套餐。
这届世界杯可以看出,尺度相对较轻,也增加了比赛的流畅性,只要铲球不是故意冲着人去的,一般只会吹犯规,不会给牌,但是如果在拼抢过程中,手部动作明显,就会给牌,因为现在足球对于手部动作判罚相当严格。
但是还有一点就是,如果禁区内,皮球变线打到手上,裁判不会判罚点球,哥伦比亚后卫的这个动作属于故意手球,改变皮球运动轨迹,红牌加点球是必须的。
大写的尴尬,这球进没进心里没有点x数吗?
再说了本届世界杯已经引进门线技术,球究竟有没有进到门线范围内,场外的视频助理裁判一看就看出来了。而且这一球就算不通过门线技术,裁判也能轻松判别。日本队倒不如大方点,这样也还有面子。
日本与哥伦比亚的比赛可谓跌宕起伏,本以为是南美劲旅虐杀亚洲球队的舞台,却成了球迷做梦也想不到的剧本。开局没有几分钟,哥伦比亚后腰球员就因为禁区内手球吃到红牌套餐。香川真司轻松罚进,日本队取得领先。
不过,先失一球的哥伦比亚打得反而更没有包袱,夸德拉多的突破,法尔考的抢点都给川岛永嗣带来了不少麻烦。在这样的紧紧围攻下,哥伦比亚终于觅得机会。一次定位球的机会让南美球队看到了拿分的希望。不过这一次定位球却引发了球迷不少骚动,因为这个球难度并不大,但是隐蔽性特别强,好似曾经小罗罚进的那个地滚球一样,球晃晃悠悠就进去了。
川岛永嗣被队友迷惑,当他看到球的时候,皮球已经滚过了球门线。就算他拼尽全力将球捞出来,但裁判还是判定进球有效。但是川岛永嗣立马站起来,朝着裁判一直摇手指,他觉得这球没有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进了就是进了,没有一点毛病。
虽然日本队门将的这一动作比较搞笑,但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毕竟谁都想为自己的球队考虑。只是进了的球,再狡辩也没啥用。
这都是人做出了正常反应,特别都是守门员,都是为了自己赢,都是睁着眼说瞎话。只要是竞技体育,牵扯到裁判的判法,这都是正常人做出了正常的下意识反应。
足球跟乒乓球还不一样,乒乓球出界就是出界,实在不行还有视频回放,没有身体接触,你演戏裁判根本不理会。
说回到比赛。日本踢的的真是很棒,他们的控制,以及个人能力的展现,都发挥的非常好。特别是在下半场,基本上没有给哥伦比亚太好的机会。
当然日本队的实力在亚洲还是首屈一指的,出场的11位首发当中,有十个人在海外联赛踢球,并且还有像香川真丝、本田圭佑这样的成名战将。
而且不得不说,这个定位球哥伦比亚人踢的很有想象力,来了一个海底捞月,非常棒!
哥伦比亚队金特罗的这个贴地任意球非常巧,让人赞叹他这个任意球很帅,踢得很聪明;而对于日本门将川岛永嗣在进球后“不诚实”地示意这球没进的这个举动,被很多人称作“不光彩的欺骗”,但其实也没必要上纲上线,这是门将的一种习惯性的做法。
你可以看到诺伊尔也经常这么干,明明球已经越线半米,也会示意这球没进,这也是给自己减压的一种手段,这种失球往往让观众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门将身上,而示意这球没进,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这球的争议性上,转移了压力。
此外,从川岛永嗣的角度上来说,当时注意力都集中在球上,也是存在自己不确定这球到底有没有完全越过门线的可能性的。
当然,即便裁判没看清楚,但是现在高科技门线技术的启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争议球,包括法国对澳大利亚的比赛,博格巴吊射造成对手的乌龙球,以及2010年世界杯上兰帕德对德国的门线冤案。
总之,川岛永嗣的这个举动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和球员明明犯规了,还摇头示意自己是无辜的一样,更多的是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也让自己不要丢掉信心。
按上届苏牙伸手扒拉球的标准来看,这个判红牌偏严了。
从视频回放看上去,他并没有明显主动伸手拦的动作,只能说他没有像后卫通常的那样背手而已。
而且,他拦球的那一刻,好像有离开地面的趋势,这样的话,手打开保持平衡也可以是一种解释。
当然,或许裁判对球员动作的理解比我们这些球迷更深刻更有见地吧。
总之,我觉得吧,如果是在欧冠这样的赛场上,更多考虑观赏性流畅性的话,或许不会给红牌。
红牌是合情合理的,那个手球是标准的红牌加点球套餐判罚。
在昨天晚上进行的日本与哥伦比亚的比赛中,最终日本队2-1战胜了哥伦比亚队,成功报了四年前的一箭之仇。不过赛后很多球迷对于哥伦比亚的那张红牌有些异议,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在比赛刚刚开始到第2分钟的时候,日本队就获得了一个得分良机,不过日本队的射门被桑切斯用手臂挡出,当值主裁判果断判罚了红牌加点球,哥伦比亚不得不以10人应战并且开场就落后一球。
个人认为这个判罚没有任何问题,由于后卫是用手挡出了必进球,所以无论是谁当主裁判都会是如此判罚。不过我很好奇后卫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动作,比赛刚开始就算丢球也还有时间去追啊?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
热爱足球,热爱体育,敬请关注“玦代双骄”,为您带来更好的回答!
四年前哥伦比亚进入八强惜败给巴西但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在小组赛他们就与今天对手日本同组上演大比分逆转好戏,两年前美洲杯季军成绩也看得出球队依然是竞争力十足。四年来球队阵容整体变化并不算大但在佩克尔曼的***下愈发成熟。阵容上锋线法尔考重新找回霸气后给锋线加码不少,另外巴卡过去一个赛季状态也不俗进攻有了双保险,中场领军人依然是罗德里格斯但赛前有小伤能否得及登场尚且未知,当然除了他之外球队缺少能够帮其梳理中场的创造性球员也是一大隐患,后防线在米兰的萨帕塔领衔下过去大赛表现都算比较稳定,因此他们的前景还是备受期待的。
日本虽然是众多旅欧球星组成但整体年龄也达到峰值,预选赛虽是直接晋级但哈利霍季奇执掌下球队小快灵的特点不断退化,由于与球员和足协矛盾频发两个月前被时任足协技术委员会委员长西野朗顶替,可是即便俱乐部履历不俗但仓促接手下国家队反倒面临巨大战术变化,从热身赛表现看球员配合不够娴熟且战术也还未成行最终只是战胜巴拉圭其他比赛都难有说服力表现。但恰恰就是在战胜巴拉圭的比赛西野朗对战术直接进行调整回归四后卫反倒比赛打得流畅不少,另外香川真司直接被激活可能将会确定组织者身份从而挤掉本田圭佑。应该说虽然纸面实力依然是亚洲顶尖,但近年来日本也面临国家队风格转换的问题,另外以他们的技术特点打南美技术流将很难有优势。
从技战术,身体,速度等角度考虑,哥伦比亚全面占据上风,因此取胜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