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脚都是“逆足”的西班牙神锋,到底有多尴尬?
西班牙主帅恩里克一共使用过32名球员,其中有12名国脚被球迷们认为表现不及格,得到不及格评分最多的三名球员分别为莫拉塔(88%)、德赫亚(82%)和阿森西奥(79%)。
以上是西班牙体育媒体《马卡报》给西班牙国脚们打分的结果。
莫拉塔本来是无缘2018世界杯西班牙队名单的,恩里克上任后,在欧洲国家联赛等国家队赛事,西班牙队是重新启用莫拉塔,但咱们可以看到,西班牙球迷是相当不满莫拉塔的表现。实际上,莫拉塔何止在西班牙国家队状态平平,在英超切尔西,莫拉塔的状态也谈不上好。
萨里接手切尔西后,切尔西的攻击力还不错,但莫拉塔并未达到状态爆棚的程度,还一度成为英超的“越位王”。更尴尬的是,莫拉塔最近几年的职业规划,也是一塌糊涂,以他这样的技术风格,在尤文图斯、皇马、切尔西和西班牙国家队走一圈后,发现自己与队友们越来越不兼容。莫拉塔身高189公分,体重85公斤,本来应该是强力中锋的模板,结果呢?在皇马期间,齐达内要莫拉塔打二前锋的时候,莫拉塔突击跑位尚可,但对中前场串联方面作用一般,皇马要莫拉塔打中锋的时候,莫拉塔又不肯在禁区内做墙扛人。论得分能力,莫拉塔又谈不上稳定。莫拉塔当替补奇兵可以,当核心球员就力不从心,但真叫莫拉塔在边路当角色球员,他又不乐意。这就造成莫拉塔如今定位尴尬,更何况,莫拉塔的心态和抗压能力也一直是个大问题,甚至一度求助于心理医生。上赛季莫拉塔在切尔西也不过是高开低走,也难怪今夏一直传闻切尔西要用伊瓜因或伊卡尔迪来取代莫拉塔。
在西班牙队对波黑队的比赛中,莫拉塔甚至出现空门不进的尴尬,被球迷们戏称“左脚也是逆足,右脚还是逆足”,已经没有惯用脚可用的莫拉塔该何去何从?难道只能去更低的平台踢球?欢迎一起讨论。
输在战术层面。 齐达内明显上下半场配了两套战术,上半场前场逼抢力图确立进球优势,下半场回缩让出空间追求反击,不变的一点是科瓦契奇兑子梅西。上半场确实奏效,下半场关键点在于:第一球科瓦契奇抱死防死梅西的信念不跟拉基蒂奇导致失球。其实这球极像上赛季梅西读秒绝杀球,皇马吸取教训确实没给梅西终结进攻的空间,不过是放了其他球员。之后皇马在防守梅西时不再紧贴,梅西高光…… 皇马过分低估巴萨其他球员,齐达内上半场太搏命,太追求一击制胜,当然巴萨防守这赛季真的不错,皮克很稳。 虽然有吹梅西的嫌疑,但皇马的溃败确实源自齐达内对梅西的战术布置还有科瓦契奇的死脑筋。
球员的状态,态度不好和体能都出了问题!巴塞的中场球员速度本来就不快,但下半场有几次在中路轻松突进!克里斯莫得里奇上去了回不来在散步一样,世俱杯后体能未恢复好的缘故吧!回来国内联赛锋线还是不给力!
跑轰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可惜没有先取得进球。皇马在过去5年最大的秘诀在于快,相对于巴萨的突然变速和节奏掌控,皇马总是能够维持高速运转,在对手站稳脚跟之前把对手打懵。但这场比赛巴萨的后防非常稳固,皮克令人无法理解的稳健和快速反应让巴萨逐渐适应皇马的节奏。在下半场皇马体力有所下降之后,比赛就被巴萨接管了。
皇马最大的问题在于落后以后的策略,梅西点球入袋以后,齐达内有两种选择:
选择一是不再纠结于中场而在前场堆砌更多攻击手,加大禁区站桩力度,不断输送中长传冲吊,利用巴萨的争顶弱点采取高空轰炸并寻找角球定位球机会。这是穆里尼奥擅长的落后搏命***,多次对巴萨见效。想象一下莫德里奇不断输送炮弹,本泽马c罗莫拉塔不断抢点射门的场景,确实是令人胆寒的。可惜这个战术在送走莫拉塔之后功力大减,齐达内也固执地抛弃穆里尼奥的实用主义,坚持脚下的流畅华丽。
于是第二种选择、也是齐达内实际的选择,就很容易理解了——加大中前场纵深,换下站桩前锋,上纳乔看上去是增强后方,其实是将向前场更多投入的信号。阿森西奥和贝尔都是擅长利用空间高速冲击的好手,不必太多配合,前场拿球,能射门就不多传了。虽然开场不上伊斯科令人费解,但落后以后再上伊斯科的确不太适合。伊斯科不紧不慢抽丝剥茧的踢法,对只剩半小时的球队来说,已经不能符合需求。换上的二人的确打出了很好的配合,制造了多次机会。可惜一来少打一人,二来巴尔韦德立刻对位换上塞梅多和比达尔对边路试压,变阵532/352,防止对方两翼齐飞,换下出球能力差的保利尼奥、防守硬度低的老白和对位的萝卜头(萝卜头这场比赛踢得真心好),不得不佩服其解读比赛的能力。至于为什么要还上割麦子,我只能解读为一来其有一定协防能力,二来麦子可以故意拖慢比赛节奏,让皇马不能轻易带快进攻。。。
总之这是一场决定西甲进程的比赛,接下来的19场,皇马需要全胜且巴萨至少输掉4场才有翻盘的希望,这相当渺茫。皇马现实的选择还是做好杯赛的工作,并等待巴萨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