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开球网”做答
主要输在压力过大,没有打出自己的东西。
次要输在对手发挥过好,无论是前三板还是正手相持,柳承敏真的是打疯了。
这盘球我是全程看了的,当时王皓3:11输掉第一局,我还觉得输一局挺好,带来了一点悬念。不过等到打到1:3,我才真的有点慌,难道要输?中国乒乓球要输了?感觉不可能的事情要发生了?
从技术层面看,王皓有两点做得不太好:
1)接发球
全盘比赛,接发球始终没有处理好,给柳承敏腾挪的空间太大,接过去的球往往短的不够短,长的不够长,正好在柳承敏火力范围内。回想起来之前王皓全胜柳承敏,靠的就是自己的东西打出来,两面打一面。但这次应该是心理压力过大,直接影响到接发球的质量。
致敬经典!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王皓vs韩国柳承敏,结果2-4(3-11,11-9,9-11,9-11,13-11,9-11)不敌对手痛失男单冠军。虽然那场经典之役距今已经有14年时间了,但很多球迷对那场球依然记忆犹新。在此之前对阵柳承敏保持全胜记录的王皓为何偏偏在决赛中输球了呢?换句话说,拥有直拍横打的两面先进打法为何输给了直板单面左推右攻打法呢?第六人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看法:
两强相遇勇者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两个字:拼你!
雅典奥运会,王皓在半决赛4-1淘汰王励勤,柳承敏4-1战胜瑞典常青树瓦尔德内尔。王皓跟柳承敏会师决赛。那个时候,能够大比分战胜王励勤和瓦尔德内尔,坦白讲,两个人的竞技状态都相对不错。
但决赛对于王皓来讲,是一场输不起的比赛,换句话说只能赢不能输,而对于柳承敏,赢了稳赚,输了不赔更不丢人,果不其然,柳承敏彻底释放了自己,简直就是打疯了,各种侧身爆冲,各种无影脚的步法,而王皓打的有些畏手畏脚,导致很多技战术发挥不出来。主要体现在击球质量不高,加保险的球太多。 让柳承敏抓住了太多的机会。
技战术运用方面,王皓略显单一。而灵活多变的发球和杀手锏侧身爆冲让柳承敏拥有一战资本。
双方都做了准分的赛前准备,但是柳承敏对困难估计的更充分,更精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反手位,他料定了王皓会在这个点做文章,发球等王皓拧拉到这个位置,然后用侧身玩命般的爆冲反拉,屡试不爽,同时在防守端的线路非常灵活。
王皓打的也很好,但是在接发球环节,王皓出现严重失误,频频失分,始终被对方压着打,那是他的正手连续性和杀伤力都还小一号。
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以及大赛经验不够让王皓的战力大打折扣。
王皓大赛经验的相对匮乏很容易导致紧张情绪的产生,再加上想赢怕输的心思一直困扰着他,严重导致了他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比如由于紧张的心态和慢热(事实上这个毛病已经遗传给了樊振东)问题导致进入比赛节奏太慢,草草输掉第一局,为输球埋下了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比赛柳承敏确实超水平发挥了,太极虎柳承敏用一生定要灿烂一次的信念做支撑,舍我其谁,倾其所有技能,赢的很精彩,赢得让人佩服!即便王大力跟他对决,胜负难料!最后向两位直板***致敬!愿经典永存!
你觉得王皓还输在什么地方?下方评论区期待你的观点。以上是我的看法,认可请点赞和关注第六人。
04年雅典遇上狼一样的柳承敏,08年北京遇上狐狸一样的马林,12年伦敦遇上藏獒一样的张继科,王浩的运气也的确差的了,当然他本身的弱点也成就他千年老二的命运,他技术全面,就是不够狠!不够硬气!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惜了!不过这也是体育的魅力之一吧,就好比羽毛球林李大战一样,牵动亿万球迷的心!
谢谢邀请,小编还真的看了这场比赛。王皓输在压力大啊,背上想赢怕输的包袱了呗,这是第一个主要的因素啊。
其次是柳承敏,他则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人家搏杀屡屡奏效。就像打疯了的伊藤美诚,连赢刘诗雯丁宁朱雨玲那样,越打越自信,搏杀战术哎。我们王皓第一局就给人家打懵了,第一局以3:11输给人家。
第二局,王皓开始改变战术,打得难解难分,以11:9拿下第二局。
第三局第四局依然打得很焦灼,只是幸运之神站在了柳承敏这边吧,王皓以两个9:11告负。大比分1:3落后。
第五局开局其实王皓也不好,处于落后,气势是感觉也是柳承敏压着他打,后来王皓中间还是通过节奏调整,将比分追上来,在11:11平后,他连得两分以13:11扳回一局。大比分2:3。
关键的第六局,王皓领先下反而被柳承敏赶超,以9:11输掉第六局,从而2:4负于从未输过的柳承敏。
个人感觉还真不是王皓发挥得不好,而是柳承敏发挥得太好了。目光坚定,志在必得,而王皓则整个人木木的,却整个人兴奋不起来啊,估计太想拿下这块金牌了吧。
哎,怎么说啊,赛前王皓对柳承敏从无败绩,大家伙儿都对他期望太高了,可能这种期望对于王皓而言反而成了巨大的压力,其实看着六局比分,除了第一局有点儿失常外,其余五局都是两分险胜或者输球。
这次奥运会,柳承敏确实发挥太好了,半决赛他战胜了老瓦,而老瓦则是淘汰了马琳和波尔,所以能够胜王皓也是情理之中。技术实力上王皓虽然不输柳承敏,可是奥运会决赛这么大的比赛,比的还有心态啊!
大家说是不是?可怜的王皓在2004年输给柳承敏后,又在2008年2012年两进奥运会单打决赛,却连输给马琳和张继科,这是不是一种悲情?
现在,再回想起04年那次王皓的决赛,还是很让人生气或着说无奈。因为当时,我们的媒体基本上一致的说王皓一直对柳承敏的比赛占据绝对的优势;再加上有我们强大的国乒队伍做后盾,有亿万球迷及广大国民的支持,决赛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的。
可是,就在我们大家的眼前,让那柳承敏给上蹿下跳的打得王皓没脾气了,窝窝屈屈的输掉了决赛,失去了奥运会金牌。并且从此还落下个“千年老二”的坏名声,不能说不是这次决赛的大作用。
多年过去之后,我们再细加分析,就会发现王皓的输球还真的有其原因。
一,几年来,王皓一直背着个心理素质差,大赛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坏名。可是,同他们同时代的顶尖高手像是马琳、王励勤等人相比,他的心理素质还就真的不够过硬;善良的本性,憨厚的脾气,一切听从教练安排的好性格,使得他在决赛场地放不开手脚,打得“畏畏缩缩”;换句话说,如果他有马琳的“贼”,有许昕的“横”,有马龙的王者之气,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柳承敏的那次辉煌。
二,应该说王皓的技术是不够全面的,特别是传统的压反手调正手打法,遇到困难之后,第一板拉直线也没能够很好的使用。面对对手疯狂的侧身拉冲,缺少足够的防守能力。总起来看,六局下来,基本上没有打过回头,被对方一板冲死的太多了。这样也就给了对手柳承敏更大的信心。
我们知道直板选手侧身抢拉的威力巨大,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被对手防住之后会很被动,或者干脆就会被调大角,以至于直接丢分。换句话说,如果王皓能够打他两个回头或者回防上一两个,那么对方也就没有那么疯狂了。
三,不得不说当时的主教练刘国梁的原因了。那时候,他刚刚当上主教练不久,很年轻,经验不足;26岁时就退役,当了国家队主教练,也可以说对他的任用是乒协领导一个很有魄力的措施。
但是那时候的刘国梁,自己比赛经验丰富,可是教练水平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决赛时指导王皓的关键时刻,没有抓住关键点,对王皓的指导也缺少针对性。记得刘国梁当时告诉王皓,每当打一个球就擦擦汗(这一招,马琳用得最多,也最有效果),借此冷静下来,事实证明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