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在四十强比赛教练意图是什么?我不知道。笔者所写的的是教练受意给你的吗?我有疑问。
目前这三人的情况和状态,武磊是不看好的,因为他的欧洲之旅是商业性,另两名球员亦未必会摆出”三叉戟”,双前锋、542或442都可以,若两边前腰(边前卫)助攻能力和奔跑能力够的,可以排352作赛。估计挨尔克森的位置会收后些,在中前场作组织、接应边锋的传中球形成威胁对手,韦世豪这边应该有默契,可能给球迷带来喜悦。而武磊呢?默契欠缺、个人能力未知,还是看看比赛后心中才能有数,但不看好武磊。至于三叉击的问题象是飞机(战斗机),但这个型号已过时了……
埃尔克森、武磊、韦世豪在国内来说,无疑属于顶级的前锋,各有各的特点,但许多例子证明,三个顶级前锋搭配未必就是最强锋线,正所谓:红花也需绿叶陪衬,都是红花失掉了主次,反而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埃尔克森虽然年龄渐长,状态已不复当年只勇,但以他现在的实力,国内球员依然难望其背,正印中锋的位置非他莫属,凭借爱神的技术和意识,他将会成为中国进攻端的核心。离40强赛还有一段时间,从以往比赛看,爱神的体重是个大问题,要能在开赛前把体重减下来,他的状态必定会有进一步提升,这对国足备战未来12强甚至决赛圈的比赛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赛季恒大豪取12连胜,韦世豪功不可没,目前为止,他以9球6助攻的数据成为球队乃至中超国内球员射手王。个人特点比较鲜明,有灵性,能射能传,其突破能力在对手密集防守是会起到一定的串扰作用。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极具情绪化,虽然在卡帅的***下有很大改善,但性格这东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正是性格上的特点,韦世豪在场上的表现也经常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起伏不定。
而武磊,他的跑位、突破能力已得到球迷的认同,连续几个赛季的中超本土射手王足以说明他的实力,相对而言,武磊的盘带技术可能没有韦世豪强,但他的速度让他成为球队反击战术中的一把尖刀。40强赛中,由于对手实力有限,武磊的作用可能还体现不出来,到了12强之后,随着对手实力的提高,防反应该是里皮主要的战术打法,届时武磊就有用武之地了。现在武磊急需的是努力提高进球效率和争取更多的上场时间。自西班牙人引进新援后,武磊又基本失去了主力的位置,没有足够的上场时间对球员能否保持状态是致命的。
在里皮的战术体系中,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埃尔克森+武磊首发,韦世豪作为奇兵来使用。三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攻强守弱,三箭齐发的配置,40强可以尝试,12强之后,不到破釜沉舟之时就要慎重考虑了,这要视乎里皮的战术部署以及临场变化而定。
原创问答,更多精彩内容敬关注@7光年有几远
武磊、埃尔克森、韦世豪,这样的三叉戟可以有。埃尔克森居中拿球策应,韦世豪、武磊一左一右用速度冲击,搅乱对手防守后连线配合,攻击力当属上乘。
但这里面,韦世豪一定要克服太独的毛病,当然他的自信值得肯定,敢于拿球、敢于突破,这样的特质在国内球员中非常稀缺。不过要提高对比赛的阅读能力,不合时宜的个人单干对于团队是很大的损害。
另外,武磊和韦世豪在边路的防守偏弱,特别是武磊,防守基本就是跟到位置骚扰式的。这就需要身后两个后腰的防守能力和加大跑动范围。对于攻击力不是很强的对手,后腰可以考虑蒿俊闵和李可的搭档,蒿俊闵主要负责进攻调度,他的传球能力可以为武磊和韦世豪提供很多的突击机会。李可主要负责防守,利用他覆盖面积大的特点,弥补武磊和韦世豪防守能力不足,和他们攻上去后不能及时撤回来的空档。如果对手攻击力很强,可以用池忠国和李可搭档后腰,二人的传球调度能力虽不及蒿俊闵,但都能拼善跑,也有一定的直传能力。如果局面僵持,可以在下半场中期,对手体力下降后进攻不是那么犀利时,换上蒿俊闵,利用他的进攻天赋作为比赛的胜负手。
埃尔克森除了自己能突破能射门得分外,在亚洲队伍的防线前还完全可以起到中锋的支点作用,背身拿球回做,为两边的武磊和韦世豪制造杀机。有了他在锋线上做桥头堡,武磊和韦世豪的威力会倍增。这样的锋线组合将极大改善近年来国足锋无力的状况。
另外,埃尔克森和武磊的勤勉低调比较让人放心,但是桀骜不驯的韦世豪却有点让人担忧。好起来的韦世豪会带来惊喜,但是头脑容易发热,经常控制不住情绪的韦世豪可能成为比赛的意外因素。一直觉得韦世豪的情商是他迈向更高层次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