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簿记是“单式薄记”的对称。采用复式记账的簿记。复式记账是会计工作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对应地同时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12—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最早流行于佛罗伦萨,后盛行于威尼斯。当时被称为“意式借贷记账法”或“意大利簿记”。
随着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18世纪的英国在“意大利簿记”的基础上建立了所谓的“英式簿记”。之后,“复式簿记”才成为一个术语开始流行。
我国于清末引进复式簿记。作为现代会计的基础,复式簿记的科学原理不仅适用于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而且适用于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复式簿记的专著出现在意大利,名字叫《数学大全》。
世界上第一本复式簿记著作是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所著的《数学大全》,该书于1494年11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版。卢卡.帕乔利因此被誉为"近代会计之父"、"近代会计的奠基人"。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此间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在近代会计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称为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
一是复式账簿的产生,二是世界上成立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