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vs越南
蒙元越南战争共有三次,分别发生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最终蒙元未能拿下越南。这也是越南特别引以自豪的,笔者曾在越南国家博物馆看到越南人对此的大量展示。
越南成功抵御蒙元三次进攻,靠的哪些天时地利呢?
天时在第一次入侵中,蒙古军在越南逗留时间并不长,由于他们的作战目的,是为了从中国南方夹击南宋,令南宋早日就范,故而没必要久留越南。
人和因久闻蒙元军队威势与残暴,越南陈朝朝野同心同德、一同抗敌;在战术上,越南陈朝也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越南北部的军装坚壁清野,导致蒙元军队补给艰难。
蒙古vs日本
元朝与属国高丽曾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但均以失败告终。
同样看日本在这两次进攻中占到的天时地利:
天时所谓“神风”保佑,第一次征日元军无论在战斗力上还是在战术方面都要远远高于日军,正当对日军大力打击时,元军遭到了意外台风的影响,刮翻了元军200多艘兵船,只得撤回。第二次战争中,元朝经历了一场维持了两天的台风,这场台风也就是著名的“神风”,它袭击了元军舰队并且摧毁了大部分的船只,所以元军受到了重创,之后导致了元军失败。1281年第二次进攻失败后,忽必烈仍想发动进攻,然而南方同时对越南开展进攻,国立难以支持,故而作罢。
原因很简单,对日作战需要渡海这活需要海军高度配合,那时候的没有天气预报且攻日的船队进入了日本天气最多变的“龙三角”结果遇上台风团灭!而越南是东南亚热带雨林骑兵根本无法展开作战,且是古文中所说的毒瘴之地北方人根本受不了当地的环境!
在结束了对安南的第一次战争后,忽必烈仍然派人出使安南,让安南“内附”,由于此时蒙元势力强大,而南宋自顾不暇,安南只好放弃南宋,转而向蒙元朝贡,双方议定三年一贡。随后,元朝先是于1262年在安南设置了只有在被征服地区才设置的监理官“达鲁花赤”一职,又于1267年向安南提出“六事”,分别为:一、君长亲朝;二、子弟入质;三、编民数;四、出军役;五、输纳税赋;六、仍达鲁花赤统治之。
这些规定对于以独立国自居的安南国来说十分难以接受,在1275年安南向元朝朝贡时,就上表请求免除“六事”,罢免达鲁花赤,使得元朝十分不满。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让忽必烈做出了第二次进攻安南的决定。其一,1282年元朝征讨占城,占城战败后臣服元朝,后来又反叛。元朝派使节赴占城交涉,却被扣留。其二,南宋灭亡后,许多南宋遗民流落海外,他们分布在占城、安南等地,忽必烈担心他们联合作乱,再谋复国。
1283年7月,忽必烈命荆湖占城行省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告知安南国王“助兵粮以讨占城”,但被安南国王以小国粮食产量低、缺少兵士为由委婉拒绝。128_5年3月,镇南王脱欢从安南北部边境出发,再次要求安南让道,并且运送粮草助军,国王陈日炬不但以“其国至占城水陆非便”为由拒绝,还派兴道王陈国峻率兵阻击。
没发力……进球后全力防守,裁判暗中帮忙,教练森保一保一球战术……踢的难看至极!看他们这样踢感觉恶心憋闷……建议心脏不好的人慎看亚洲杯!!!脏!乱!差!外加坑爹!呵呵!
日本肯定还是很强的,只是越南的战术很明显,很坚决,为什么这届越南打的好?是因为越南立足于自身身体状况,坚持打小快灵的战术,战术执行到位,不客气的说,越南的战术执行力在比赛中是好于中国的。
对阵前二个对手,李铁制定出技战术,太业余了,在场上应变能力根本就没有,发现战术问题,应该及时纠错,李铁根本做不到,不同的对手有不同的打法,一味的一程不变的打法,很容易被对手研究透了,那样就没秘密可言,想赢球难于上青天
一句话,赢不了!我想起了多年前(2013年吧)范大将军说过的话来。当时中国队在安徽合肥1:5惨败泰国队。范大将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主场居然被人家踢了个1-5,我只能说脸都不要了。估计照这样,接下来要输越南了,再输缅甸,最后没人输了~”
赛前,国足遭遇热身赛四连败。面对远道而来以青年队为主的泰国队,虽然之前已经处于连败的阴影里,阵容已俨然是一支二队,可球迷们对于这场比赛的必胜期待并没有因此打折扣,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多年对其的心理优势摆在那里。
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一番堪称看不懂的拙劣表现下当时的国足以1比5的大比分败下阵来。所以范大将军赛后说了上面的那一通话。可能当时多少还有一些情绪在里面。
然而,时过境迁。越南足球已今非昔比,而国足似乎依然还在原地踏步。这一次虽然有归化球员,但是十二强赛前两场看不出归化球员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如果在接下来对阵越南的这场比赛,国足在排兵布阵和临场发挥上,如果没有大的变化,要赢下越南很难,甚至有可能再次输球!
我的预测:1:1,或0:0。
你的预测呢?
回答: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那个时候的日本,战略资源本来就少,也没有哪个国家去支援它,加上它的反人类的***战争,在道义上严重失分,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得而诛之。而美国战略资源丰富,又有盟国,包括中国的大力支持。所以美国打败日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美国在越南战争的问题上,就已经变了性质,属于侵略行为,自然也就很少有国家支持它。再说,它侵略越南的目的还是为了围堵中国。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当然要有所表现。
在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军队只有十五万人,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投入的兵力却有五十万人。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全力支援越南的抗美战争。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民的无私支援,越南人恐怕还要在美国的炮火之下,挣扎煎熬更长的时间。
这个问题和为什么强大的苏联能打赢德国却打不赢阿富汗是一个道理。
美苏成名之战都是和正规化军队进行战争,不管是用智用力还是后勤战争,这都是将双方置于一个平台上进行较量。越南和阿富汗其工业水平都非常差,在战争初期其主要工业就被摧毁了,此时美苏打的就不是正规战争而是游击战,并且因为国家工业和经济被摧毁老百姓已经形成背水一战的心态,而美苏只能占领地区却无法控制人民,看似强大的美苏无法找到直接敌人,反而把自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当中,随着不停的消耗资源而一直无法真正占领,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全部战争失败。
究其根本美国并不是输在国家军事实力上,而是输在文化的融合治理能力上,即使现今美国在阿富汗二十年也没有真正控制阿富汗,随着无法支撑消耗也只能继续灰溜溜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