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狼狈为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何况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国”、强国,都有着一颗掠夺世界的心,从其过往的“光辉”历史就一目了然。但落寞成今天这个样子,其内心是不忿的,而且骨子里虽落魄但仍然高傲,抬着骄傲的头颅紧跟着漂亮国到处秀肌肉显摆刷存在感。在欧洲呢与众小国貌合神离,从脱欧超然物外就可见一斑,但问题是自己手臀却又没那么粗玩不转,以至于自己把自己玩的一团糟,一年三首相四出访就可见其国内问题有多严重,唯有在国际上上跳下转的,其目的无它,就是想转移国内矛盾而已。
(原创)谢邀!先来看看英国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国情。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和附近若干小岛组成。面积约为2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400多万。是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英国历史上曾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在16、17世纪中对海上霸权的争夺中,其凭着强大的舰船利炮,超越了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达到了国力的鼎盛期,便对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殖民统治,号称″日不落帝国″。之后,随着自己国力的逐渐衰落,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后代,便紧抱美国的大腿,继续做着自己称霸世界的昔日美梦。
英国自脱欧开始,一直在刷存在感,做梦都想 重回日不落帝国的荣耀。北约除了大洋对面的美国,其他最强的国家就是英、法、德。我严重怀疑,英国脱欧就是美国为了美元的稳固挑拨离间的结果。所以按这个思路,英国貌似跟法德一样都强烈支持乌克兰。实际上只有英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法、德为了自身利益早就貌合神离。
马克龙不是都访问俄罗斯了吗,难道他是跑去玩的? 一开始普京对于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合作是非常依赖的,连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国家他都不放在眼里,只是表面一团和气,与中国的贸易额连欧洲的零头都不到。所以法、德有望首先放弃支持乌克兰,但英国绝对会支持到底的。
更何况英国国内矛盾重重,加上去年苏格兰独立公投闹得人心惶惶,不然也不会频繁的换首相。只有挑起战争才能聚拢人心一致对外。所以英国一年之内,三任首相,四次出访,力挺乌克兰不为哪般,只为转移国内矛盾。
如果俄乌战争结束了,英国必定爆发大规模***,说不定还会换首相。
1、首先这要从现在英国的国家战略说起,二次大战后英国国力衰退,经济上基本开始受制于美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时,苏美联合起来打败了英法,导致英法两国的国家战略转向,法国转向德国组建钢铁联盟,从而发展成今天的欧盟,英国则坚定的成为美国的跟班,只要是美国的政策,无论对错一律支持。对待伊拉克战争的态度就很充分的说明了德法和英美的分歧。
2、英国在脱欧后,经济和政府上都被孤立,所以急于刷存在感,但是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因素,美国不愿意签FTA,而英美的经济依存度和同质化都很严重,所以英国也必须紧靠美国。另外英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就是欧洲的看门狗和马前卒,美国不方便出面做的事它做,不方便说的话它说。
3、挺乌反俄明显就是美国目前欧洲的核心战略,而无论是约翰逊、特斯拉、还是苏纳克由于前期英国的国力和前期政府战略,都使英国和美国绑在了一起,英国在欧洲、亚洲、非洲更别提南美洲都基本找不到关系很好的盟友或是合作伙伴,不是多年恩怨就是殖民历史,再就是领土争端,国力衰败是不争的事实,当初贸易立国的国策被美国保守孤立主义的小圈圈所左右,被美国当成打手和跟班。当初撒切尔夫人的远征成了最后的辉煌,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现在成了“日落帝国”。
结论:不论谁来当英国首相,英国都必须挺乌,还必须上蹿下跳的挺乌才能刷存在感,才能从美国那里得到几根“骨头”来苟延残喘,否则英国的经济就将一去不回头,因为英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美国,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现在几个首相的去职,直接原因就是经济,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