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十大外援后卫,中超十大外援后卫排名

tamoadmin 热点聚焦 2025-09-18 3 0

泰达后卫外援中谁最强?

天津泰达自职业化以来,对于外援的选择难言出众,有惊喜有失误,毁誉参半。但对于外援中卫的甄选,天津泰达几乎从未走过眼,虽然名气绝非多大,但实力从无等闲之辈。

至于上面提到三位外援,都是天津泰达历史上的佼佼者,都给天津球迷留下过美好的回忆。我个人认为,如果比对巅峰年代的职业水准,乌拉圭人古斯塔博无疑占得头筹,但对于天津泰达的贡献和在天津球迷心中的地位,大佐无疑是历史最佳。

古斯塔博来的最早,在当年算得一位大牌,毕竟是在欧洲和南美主流联赛有过效力经历的球员,能力应对中国联赛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他是天津泰达后防线的定海神针,他的经验和表现透着高端大气上档次,中文“没问题”是他的口头禅,无论场上场下时刻保持着温文尔雅、大方得体。

晓晓在古斯塔博之后到来,是黑又硬的类型,球风硬朗、上抢积极、作风顽强。利用角球机会头球破门屡有上演,而且还有一脚任意球功夫,难能可贵,因此深得天津球迷喜爱。

在天津球迷眼中,古斯塔博和晓晓是功勋外援,而佐里奇则是地地道道的自家人,那种情怀早已和天津本土孩子无异,这是对于大佐多年为了天津这座城市浴血奋战的高度认可。

佐里奇职业履历不如古斯塔博高光,身体条件也没有晓晓出色,但大佐是融入度最高的球员,攻守兼备的同时,身上那种领袖气质和霸气也是三人中最高的。

大佐不仅为天津泰达捧起了几十年来的唯一冠军奖杯,而且还把他的两颗门牙留在了天津的球场,这些天津球迷从未忘却。

说到不足,古斯塔博加盟之时已是职业生涯末期,更多是凭借经验和职业素养来踢球,虽然表现无可挑剔,但投入度相对而言没有晓晓和佐里奇高。

晓晓的缺点在于过于刚猛、柔韧有所欠缺,在球场上时常表现的上抢过猛或者说有点冒失,沉稳不足。

大佐攻守兼备、能力均衡,但限于身材高大,回放转身稍满是个短板,遇到速度型前锋往往会陷于狼狈,也是美中不足吧。

说了这么多历史功勋,捎带谈谈如今的外援中卫巴斯蒂安斯。虽然巴斯蒂安斯在上轮中超客场大胜上海绿地申花的比赛中表现亮眼,但相比上面提到的三位前辈,巴斯蒂安斯明显逊色不少。

我个人认为,续约巴斯蒂安斯对于天津泰达实力的提升不大,在如今阿森纳组合配合默契、渐入佳境的局面下,天津泰达急需寻找一名组织型中场外援来掌控比赛节奏、提升进攻层次,类似此前烈鸟那种类型。

至于中卫位置,如今本土的杨帆、刘洋完全可以挑起大梁,
不知各位天津泰达球迷以为如何呢?

这三个球员在泰达时有的是职业生涯顶峰时期,有的是末期,仅仅以在泰达的表现做比较的话,佐里奇综合防守能力最强,无论是一对一抢断拦截还是高空球都是中超顶级,唯一弱项就是速度相对慢点,但是他的选位和合理利用身体卡位以及扩大防守范围的铲断足以弥补。晓晓高空球和一对一能力也不错,但是没达到佐里奇那种统治级别,亮点在于任意球水平,曾经补时绝杀。古斯塔博来天津时年龄不小了,经验丰富,技术纯熟,经常背身拿球过前锋,但是速度和身体条件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主场踢球时经常调动球迷情绪,倒地之后鲤鱼打挺站起来经常满堂彩。

谁知道辽足队新来的外援后卫罗曼的资料?

罗曼,身高192CM,体重87公斤,生于1981年2月20日,在白俄罗斯国家队身披15号战袍,替补后卫,代表国家队出场接近10次,此前效力与明斯克迪纳摩等俱乐部。

中超十大外援后卫,中超十大外援后卫排名

在中超只能使用三个外援名额的情况下,是上前场三叉戟还是上一名中后卫效果好?

  三外援的使用平衡问题,是每个俱乐部都会考虑的难题。在中超,允许同时注册四名外援,但其中只能选择三名外援上场比赛,有一个人必须排除在大名单之外,连冷板凳都没的坐,因此很多时候需要权衡好第四外援的使用问题。其实大多数球队都会在后防线上保留一名外援,这也是根据球队的战术需要而设计的。

  

  在足球比赛中,进攻的作用一定大于防守。你防守做得再好,那也是个0比0平局,而你进攻水平给力的话,比对方多进一个球,就可以获得三分。如果进攻乏力,没有进球,你永远不会赢球。所以外援这样的即战力,各队一定首选放在进攻线上。但是我们发现,一个成绩稳定的球队,一定是防守做得好的球队。所以三外援进攻线实际上是一种赌博,而后防线放外援虽然进攻没有三外援犀利,但却是稳中求胜。这必须根据对手的实际情况、球队的积分需求和本队阵容存在的问题来综合确定。

  

  今年有个最明显的案例就是大连一方。在转会窗关闭的最后阶段,大连一方放了三个大响炮,引进了葡萄牙国脚丰特(这是个后卫),和马竞双星盖坦和卡拉斯科(这俩是前场球员),完成了自己的外援引进。赛季初,马林指导使用的是比较稳妥的打法,丰特、卡拉斯科和盖坦,自己的锋线尖刀、升级功臣穆谢奎被放在替补席上,顶在最前面的是U23内援球员。几场比赛后,确实丰特的作用非常明显,但自己进攻也出现很多问题,卡拉斯科和盖坦与前场球员无法想到一起去,战术能力相差巨大,经常出现进攻脱节和外援单打独斗的情况。随后舒斯特尔上任后果断换下丰特,换上穆谢奎组成三叉戟,让大连一方的进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后防线也因为以攻代守而压力减少,博得了不错的战绩。但丰特被调整为第四外援,不影响他被选入葡萄牙的世界杯大名单。这就是主教练在面对不同的境遇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外援配置的典型案例。

  

我认为还是要上一名中后卫。因为实话实说,实力足够强的国产中卫,简直是太少了,比恐龙还少。

当初外援登场名额3+1的时候,各队普遍会选择外援中轴线,这样球队整体阵型就不会散,实力不俗的外援,撑起了球队的框架,但是如今在只能上三人、同时还没有调整空间的现状下,要进攻还是要防守,成了一个艰难的选择。重庆斯威的保罗·本托选择了进攻,两辆摩托加卡尔德克的外援进攻三叉戟,冲得好多强队防线七零八落,然而他们之前的比赛一场2比2,一场3比3,进球不少,丢球同样也不少,最近情况更惨,双线作战五连败。

另一个例子是广州富力,他们一直使用扎哈维、雷纳尔迪尼奥和乌索的组合,即便安排了后腰,但是富力的表现依然是进球不少丢球更多,11轮战罢打进22球,仅次于上港国安,位列第三,而丢球23粒,仅好过贵州恒丰,位列中超倒数第二,甚至比曾被人8:0血洗过的大连一方还差。这也就是为什么斯托伊科维奇在二转窗口尚未打开的情况下,就急着官宣塞尔维亚国脚中后卫托西奇加盟的消息了。



斯托伊科维奇的行为,就直接解答了题主的问题。

究竟哪个效果好,还是得靠实力来说话。

在中超赛场,长期使用外援中后卫的 ,仅有江苏苏宁和山东鲁能,而且这两队的中后卫帕莱塔和吉尔都是国际水准的后卫,对球队的后防有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偶尔使用外援后卫的是长春亚泰和广州恒大,前者的伊斯梅洛夫和后者的金英权都是亚洲外援,在有亚外政策的时候,他们是可以场场首发的,但在外援政策改变之后,他们也逐渐失去了主力位置,能否上场要看其他外援的身体情况,以及球队本场比赛的技战术打法。尤其是在外援上场名额和u23 球员挂钩后,卡纳瓦罗宁愿之上一个外援,也不愿意让金英权上场,而在增加一个u23的上场名额。

外援的三叉戟究竟有多厉害?回忆一下当年恒大称雄亚洲时的孔卡、穆里奇以及埃尔克森的组合就知道了。还有当年天津权健在冲超那年,他们的巴西前场三人组也是威力无边。其实,当时权健是有三条线各一个外援的,但是这个建议被孙贤禄否决了,他的态度是,外援只有距离越近,才可以将三人的合力发挥到极致。如果一条线一个,很分散,那么他们也只能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事实证明,孙贤禄的建议很有远见!

目前,中超各队更为流行的是一个外援后腰压阵,佩戴着两个外援前场。恒大的外援常备组合就是古德利配上阿兰和高拉特,上港的外援组合也是后腰艾哈迈多夫搭档奥斯克和浩克,北京国安、广州富力、上海申花、河北华夏幸福这些中超强队都是如此。由此可见,外援后腰对于各支球队的重要性。

大连一方,赛季之初启用的是中后卫冯特、中前场的卡拉斯科和盖坦,但效果并不好。后来冯特被高中锋穆谢奎替代,球队终于打破了不胜的尴尬,球队击败恒大、贵州恒丰的比赛都是因为穆谢奎顶替了冯特。如此一来,外援究竟用哪种组合也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