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内容
顺德区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制改革
顺德区进行了大胆的大部制改革,将原有的党政机构数量从41个减少到16个,减少了近三分之二的行政层级。这种改革使得区领导同时兼任各部门一把手,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将原来的五层行政管理机制简化为三层。此外,顺德区还合并了同类项的行政职能,例如,将原工商的12315、质检的12365以及其他食品安全、安全生产隐患等举报投诉电话,统一由12315受理。
2.审批制度改革
顺德区启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服务转给社会组织,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社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转移出去。顺德区还建立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将通过“三集中三到位”,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格局。
3.国有企业改革
顺德区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资发展由大国资向强国资转变,做强做大做优国资国企,使国资成为顺德城市升级、产业转型、改革创新的重要引擎。顺德区还将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顺德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重组或国有控股公司增资扩股,国有资本投资的企业和项目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4.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顺德区在农村管理、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也有新举措: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完善城乡房屋***补偿安置办法;在省内率先建立完全被征土地养老保障制度;大力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组建区镇两级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以容桂为试点建立现代社工制度。
以上就是顺德区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也为广东乃至全国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