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保护的国际合作历程

tamoadmin 赛事报道 2024-04-26 36 0

敦煌壁画保护的国际合作历程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其保护工作不仅在国内开展,也吸引了国际上的关注和支持。以下是敦煌壁画保护国际合作历程的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的保护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敦煌文物研究所立即把修复病害壁画作为保护的首要工作。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派专家对莫高窟进行了全面考察,并拟定了长远保护规划。在规划中,对开展起甲等多种病害壁画的修复试验提出了具体要求。

外国专家的贡献

1957年,文化部邀请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文物保护专家约瑟夫·格拉尔先生到我国考察讲学。他在莫高窟第474窟做了修复壁画的现场试验,使用的方法是用医用注射针管把黏合剂水溶液注入到起甲壁画裂隙,然后用纱布棉球压平。在他的启发下,敦煌文物保护工作者逐步试验改装了更加适用的修复针管和修复工艺。

敦煌壁画保护的国际合作历程

国内外合作的加强

改革开放后,国家和甘肃省加大对敦煌文物保护的支持力度。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际上对敦煌石窟文物及其保护的关注大大提高。敦煌研究院抢抓机遇,通过立项、申请课题,多方争取科研经费,广泛寻求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科技保护的引进和发展

敦煌研究院不断引入国际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与美、日、英等国开展了科学保护合作项目。通过长期合作,不仅更新了观念,培养了人才,壮大了队伍,更使敦煌石窟特别是壁画的保护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数字化保护的推广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创新思路举措,应用科技手段,建立了预防性和抢救性并重的科学保护体系。其中,“数字敦煌”是针对敦煌石窟文物的数字化工程,对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将获得的图像、视频、三维等多种数据和文献数据汇集起来,构建起一个多元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

合作与交流的持续进行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表示,为了敦煌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这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莫高窟还将持续下去。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保护最好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这样的遗产,就需要世界最好的保护理念、保护方法和最优秀的人才去呵护。

通过上述国际合作历程,敦煌壁画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成为全世界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