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修复保护的国际合作情况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复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下是敦煌壁画修复保护的国际合作情况:
国际合作的开始
国际合作在敦煌壁画修复保护中的引入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始进行国际合作。这些合作主要包括洞窟环境监测、风沙防治、壁画颜色监测、薄顶洞窟加固、裂隙位移监测、防尘网实验等。
具有挑战性的文物保护项目
其中一个具有挑战性和里程碑式的文物保护项目是敦煌莫高窟第85窟的保护。这个洞窟几乎包含了莫高窟所有类型的壁画病害,而且曾两次实施过较大规模的修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美双方专家对壁画酥碱、空鼓、起甲病害特别典型的莫高窟第85窟进行了合作研究,提出了需要重点解决的保护问题,并分阶段在第85窟开展了环境监测、壁画制作材料分析与制作技术研究、壁画病害机理研究、修复材料及工艺筛选实验研究以及烟熏壁画清洗实验研究等工作。
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国际合作不仅带来了资金的支持,也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例如,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省莫高窟文化遗产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就是在团队研究成果和多年的文物保护实践基础上组建的,培养出了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才160余人,形成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创新型团队。
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敦煌研究院通过与美国盖蒂保护所、英国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合作,开展了5期壁画保护研究生班,培养壁画保护高级人才22名;与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合作,为日本培养了多名壁画修复人才。此外,该团队还有200人次在国外著名文物保护机构、高等院校研修和学习,并成功引进美国盖蒂保护所、英国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日本大阪大学4名著名文物保护学者为特聘研究员。
国际认可的技术成果
敦煌壁画保护修复材料在现代化、科学化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研究开发出多种修复壁画的成套保护工艺。2004年“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成立以来,敦煌壁画保护工作者的身份和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只保护敦煌石窟的壁画,如今承担的壁画保护研究和修复任务已从敦煌石窟走向院外、省外,面对的是全国的壁画保护,这在敦煌保护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总的来说,敦煌壁画修复保护的国际合作情况十分丰富,不仅有技术的交流和引进,也有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合作。这些国际合作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也为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