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与乡村振兴
一、民族音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民族音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还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文化认同的传承: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通过传承民族音乐,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加强文化认同和自信心,促进民族凝聚力和身份认同。
2.传统技艺的保护:许多民族民间音乐技艺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发展,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为新一代音乐家提供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技艺的机会,促进了音乐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3.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市场对于音乐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传承民族民间音乐需要通过传承和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保持其在音乐市场中的地位。
二、民族音乐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案例
1.河南兰考县: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是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栽种泡桐树治理风沙之后,依托泡桐发展起来的特色民族乐器制造产业。仅产业园区就入驻企业40家,销售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3%,吸纳县域周边1.8万人就业,促进农户每年可增收3万余元,形成了民族乐器的完整产业链,成为独具特色的全国民族乐器聚集地。
2.云南乡音团队:乡音团队成立于2019年,是一个致力于民族音乐二度创作并不断探索艺术改变乡村发展路径的创业团队。该团队由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学生杜匡辰发起,成员是来自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团队还请民族音乐业内专家和民间艺术家作为专业指导。团队成立之初主要收集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在二度创作后以“新民乐”形式投入市场,形成民族音乐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化保护、传承民族音乐。
3.新疆阿什里乡:阿什里乡以音乐为引擎,用“音乐+”开创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成了本地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在这里,游客可以观美景,体验游牧风情和民族音乐,形成了哈萨克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民族风情引人入胜,令人向往。
以上案例表明,民族音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传承民族文化,还可以通过产业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等形式吸引游客,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