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符号特点
江南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包容
江南文化符号首先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特点。作为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江南的地理特征以水为主,这种地理特征也化育和培养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江南才子型君子人格,这一形象也成为了江南文化中最显著的文化符号。水的特性,正如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所说,是随物赋形,与物无争;柔弱无骨却也无坚不摧,这种特性造就了江南文化开放包容的胸怀,得以对其他地区的异质文化兼收并蓄。
刚柔并济
江南文化符号同时也体现了刚柔并济的特点。江南温和的性情,与中原的内在之仁德、礼乐与柔性,发生了极为亲和的交融,促成了江南文化的多元性。这种刚柔并济的特征,既代表了江南人在面对民族大义时的刚正不阿,也代表了其刚健而充沛的创造力与向上力。
崇文重教
江南文化符号还体现了崇文重教的特点。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在长期的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江南居民又养成刚毅的品性,形成心胸旷放、豪迈勇武的气质。江南文化具有突出的崇文特征,社会普遍崇尚文教,重视文化教育。从顺治至光绪的260年间,有70%的状元来自于江南,这源于江南文化中崇文重教的核心精神,也是江南文化五彩缤纷、厚重灿烂的根脉所系。
宗教性内涵
江南文化符号还具有较为浓厚的宗教性内涵。从汉至唐代,江南因地理的相对偏远,受儒家影响要比中原晚而轻一些,在文化个性上也就比中原更自由、活跃,佛教、道教在此的流播非常迅速,进而与古老的好神巫的传统结合,产生了鲜明的宗教特质。
保护传承
江南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例如,文人园林在江南蓬勃发展至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士族迁移江南。时至今日,狮子林畔被建筑***贝聿铭唤作“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依旧延续着江南园林的文脉。这些园林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总的来说,江南文化符号的特点是多元化的,它既体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