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模型在需求管理中的应用

tamoadmin 赛事报道 2024-04-27 17 0

Kano模型在需求管理中的应用

1.Kano模型的基本概念

Kano模型是由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用于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工具。该模型通过对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对产品功能进行分级,从而确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优先级。Kano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一般不直接用来测量用户的满意度,而常用于识别用户对新功能的接受度。该模型将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五类: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反向型需求。

2.Kano模型的应用方法

在使用Kano模型时,首先需要明确调研的目的,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模型解决问题。然后,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各因素属性归类,解决需求属性的定位问题,以提高用户满意度。Kano模型的问卷调查表划分维度有两个:提供时的满意程度和不提供时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被划分为5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问卷中的每道题都涉及到正反两面,应适当给予强调,防止用户看错。

3.Kano模型在需求管理中的作用

kano模型在需求管理中的应用

Kano模型有助于产品经理了解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有效地识别“真伪需求”,并划分需求优先级。基本型需求(痛点)是用户对服务方提供的基本要求,期望型需求(痒点)与用户的满意度成比例关系,即期望型需求满足的越多,用户的满意度越高。兴奋型需求(兴奋点)是用户意想不到的,需要挖掘/洞察,若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的提升。无差异型需求(无关紧要点)不论提供与否,对用户体验无影响。反向型需求(膈应点)则是指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和导致低水平满意的质量特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有相似的喜好。

4.如何使用Kano模型进行需求优先级排序

在使用Kano模型进行需求优先级排序时,通常从基本到期望再到兴奋的过程进行。基本型需求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必须满足;期望型需求是用户期望的功能,满足越多,用户满意度越高;兴奋型需求是用户意想不到的功能,提供后可以给用户带来惊喜,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的来说,Kano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关注用户期望和潜在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