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的监管政策

tamoadmin 赛事报道 2024-04-23 39 0

国家对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的监管政策

一、监管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对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的监管政策,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标是通过引入非公有资本,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公有资本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以此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这一过程中,国家需要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防止因监管不到位、改革不彻底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监管政策的基本原则

监管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引资本与转机制结合起来,把产权多元化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结合起来。

2.完善制度,保护产权: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

3.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坚持依法依规,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交易规则,科学评估国有资产价值,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切实做到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4.宜改则改,稳妥推进: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改革规范有序进行。

三、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

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主业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公益类国有企业规范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2.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风险点:国有经济整体格局存在过宽的问题,尤其是在特定的竞争领域,国企数量较大,不过“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逐渐凸显,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凤毛麟角。在公益性领域与民生领域,国有经济需要起到更为主要的作用,不过实际上却存在着缺位与“欠账”等弊病。而且,国有经济在发展战略性产业领域无法起到引导作用,未构建有指向性的作用。虽然现阶段国内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国企进行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但在形式上逐渐过渡为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的内部治理构架,不过其运行模式与实际效果,较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国有股东通常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不但能够行使股东权利去改变企业决策,同时还能够利用行政权力去引导企业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企业出现经营目标多元化的问题,这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治理的难度。而且,董事会基本都是以内部董事与控股股东代表为主,因此大股东会存在“越位”而影响企业经营、侵犯小股东利益的问题,或是所有者缺位、制衡体系缺失,导致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弊病。

国家对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的监管政策

3.防控措施:在“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中,要严格遵循《公司法》,要以公司法人作为主体,深化公司法人治理构架,从根本保障差异化所有制投资主体依附于投资比率,根据相关法规行使股东权利。以上级部门购买服务及成本补偿形式构建竞争性企业承担公益性职能补偿体系,从根本弱化行政系统对企业自主经营的影响。全面深化以董事会为基础的内部治理,慢慢构建以外部董事为本位的董事会,出台规范的董事会议事标准、流程以及责任追究体系,让董事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层选聘激励的基础。构建累积投票体系,平等对待股东,进而确保小股东的自身利益,提供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主动性。拓展监事会相关权限,实施强制性的企业信息披露准则,进而保障监事可以获取精准的信息。依附于市场化改革理念,全面发挥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通过兼并、收购、重组以及破产等形式达到企业优胜劣汰与对经理人员的管控:深化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与中介机构培育,构建信用评估机制与企业家素质评估机制;提高利益相关人员的监督及外界舆论监督力度。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速率,调整企业直接融资比率与股权的流通比率,构建强制分红与强制回购体系,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制定党管干部标准及市场化选聘负责人相结合的综合性用人机制,提高社会化选聘力度,全面开展经营目标契约化管理。依附于经营人员持股、工作者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措施,将高层管理者与相关人才的薪酬激励和企业未来利益挂钩,进而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从根本构建有效、合理的市场化用人体系与激励机制。

综上所述,国家对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的监管政策主要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措施,确保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规范有序进行。这些措施既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作用,也保障了市场的自主运作,从而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公有资本的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