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如何参与国企混改
非公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出资方式: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以实物、股权、土地使用权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出资。
2.参与途径:可以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3.与其他资本的合作:国家鼓励国企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企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国家支持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企业改制重组。
参与国企混改的过程中,非公经济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主要包括:
1.国有经济的整体格局问题:在特定的竞争领域,国企数量较大,但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凤毛麟角。
2.国有经济在发展战略性产业领域的问题:国有经济在发展战略性产业领域无法起到引导作用,未构建有指向性的作用。
3.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尽管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国企进行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但在形式上逐渐过渡为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的内部治理构架,但其运行模式与实际效果,较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防控这些风险,非公经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构架:深化公司法人治理构架,从根本上保障差异化所有制投资主体依附于投资比率,根据相关法规行使股东权利。
2.构建累积投票体系:平等对待股东,进而确保小股东的自身利益,提供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主动性。
3.拓展监事会相关权限:实施强制性的企业信息披露准则,进而保障监事可以获取精准的信息。
4.发挥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通过兼并、收购、重组以及破产等形式达到企业优胜劣汰与对经理人员的管控。
5.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速率:调整企业直接融资比率与股权的流通比率,构建强制分红与强制回购体系,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参与国企混改,非公经济需要首先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经济主体,在股权多样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展示非公资本的优势,在法人治理结构中有效实现资本的价值。
通过上述方式和措施,非公经济可以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企混改,实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