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择业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tamoadmin 赛事报道 2024-04-27 26 0

马克思择业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一、明确择业目标和定位

马克思择业观对大学生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人是“不安分的”,人是要“考虑有其他范围存在”的。人的价值追求就是“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人存在的目标是“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择业就是使人类自身变得高尚的手段,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是“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这就启示大学生在择业时,不仅要考虑到个人的发展,更要考虑到如何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理性对待虚荣心与幻想

马克思认为,择业时“辉煌的光彩就会激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又很容易引起激动或我们心目中的激动;谁要是为名利的恶魔所诱惑,他就不能保持理智,就会依照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指引给他的方向扑去”。这就启示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理性对待虚荣心与幻想,不应仅仅追求短期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发展。同时,也要认清自己是否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一份工作,往后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在职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结合自身体质与能力择业

马克思认为,人的体质和能力是择业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我们的体质就往往极顽强地和我们作对,而它的权利是谁也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选了力不胜任的职业,我们就无法做好工作,不久我们就会自愧无能,承认自己于世无益”。这就启示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身的体质与能力,选择与自身能力相符的职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四、树立实现人类幸福的择业目标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这告诉我们,择业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只有实现人类的幸福,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所以,大学生在择业前,应该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秉承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全人类的幸福为最终的择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