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控制的法律依据
1.中国的计划生育法律政策
中国的人口控制法律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实施: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政策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政策逐渐成熟。政策主要分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四项内容。晚婚指的是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晚育是指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保健和优生优育工作,促进优生优育。
2.法律支持: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法》等,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3.宣传教育:中国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政策。
4.基层网络建设:中国通过建立基层网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5.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支持力度,使政策得到更好的实施。
6.科技创新:中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新型避孕措施,提高避孕效果,减轻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2.人口控制的伦理依据
人口控制的伦理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伦理学:人口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以人口道德为研究对象。它从人口运动与伦理道德相互影响的角度探寻人口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揭示人口道德对人口运姿卖动的能动的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概括、确立和论证人口问题的道德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
2.人口道德思想:人口道德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的孔孟家,西方历史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有丰富而深刻的人口伦理思想。近代西方的重农学派以及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也提出了颇富特色的人口伦理思想理论。
3.人口控制的国际法律背景
国际法律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人口问题:全球人口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导致许多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而一些发达国家则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困境。因此,全球范围内实行人口控制相关政策的国家已经多达129个。
2.非强制性人口控制措施:并非所有的国家都采取强制性的人口控制措施。有的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体系,只管理协调而不强制执行。例如,墨西哥的人口增长率从3.5%降至1.02%,这是通过社会政策控制人口的结果。
3.联合国人口基金的角色:联合国人口基金在其最新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提到,世界各地想要避孕但却无法避孕的妇女,超过2.15亿。因此,家庭计划是最常见的措施,由民间的家庭计划协会主导,政府提供必要的援助,在生育的时间规划,性教育,避孕措施等方面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人口控制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同时也受到伦理道德和国际法律背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