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政策导向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政策导向首先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这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会议强调,要着眼发展大局,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务必抓出成效。对督查调研发现的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聚焦促进公平竞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破除市场壁垒、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痛点难点,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在房地产政策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会议强调,要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要适应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前瞻研判义务教育需求变化,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大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倾斜力度,着力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
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意义重大。要立足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并与现有征信体系等做好衔接。
在就业问题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一要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达产,特别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交通物流企业、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等正常运转,对困难大的要采取“点对点”帮扶。二要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三要拓展就业岗位。四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
在对外贸易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当前外贸面临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增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针对困难挑战推出应对举措,做好跨周期调节,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企业,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以上就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些主要政策导向,这些政策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稳定和扩大就业以及促进外贸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