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策落实评估方法
1.决策后评估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决策落实方面采用了决策后评估的方法。这种评估方法主要是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决策质量、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评价、分析、评估。决策后评估的目的是提出决策的延续、调整或终结建议,并向政府提交评估报告。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水平,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后评估工作。
2.第三方评估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会利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来提高公共政策绩效。第三方评估是由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的,这种评估可以提供客观公正的结果,有助于发现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国务院在对重点工作和重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全面督查中,首次引入了第三方评估,这些第三方评估报告提供了丰富真实、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情况。
3.政策落实和完善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了完善评估机制的重要性。这包括设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核对,逐条逐条落实,以防止政策落空或变样;采取第三方客观评估、群众代表现场评价、上级机关抽查评议等方式,以杜绝自说自话、闭门造车的情况;抓好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为政策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4.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实施细则
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落实方面,贵州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实施细则(暂行)》,该细则对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的范围、程序、主要内容,以及评价论证机构管理、工作规范、质量管理等作出了规定。这个细则旨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管理,完善决策评估程序,提高决策评估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保障决策评估质量。
5.风险评估
根据《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风险评估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策落实评估方法的一部分。风险评估是对重大行政决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决策者了解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