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心理咨询师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时所应遵守的规范。这些规范旨在保障来访者的权益,维护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形象,提高专业服务水平。以下是对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详细介绍:
1.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心理咨询师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准则,在其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2.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咨询师应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更好地为来访者提供专业服务。
3.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心理咨询师应不断学习本专业以及咨询服务所需的有关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4.明确能力界限与专业职能界限:心理咨询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做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
5.热爱本职工作,为社会服务:心理咨询师应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服务的信念,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6.尊重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应尊重来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不得歧视来访者。
7.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心理咨询师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收费标准、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在咨询过程中,应与来访者对咨询目标、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8.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师应始终严格恪守保密原则,有关来访者的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及其他有关来访者的信息,均应在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下严格保密。
9.避免双重关系:心理咨询师应避免与来访者发生双重(或多重)关系,如有必要,应采取一些专业上的预防措施,例如签署正式的知情同意书、寻求专业督导、做好相关文件的记录等,以确保双重关系(或多重关系)不会损害自己的判断并不会对来访者造成危害。
10.维护来访者的利益: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目的是使来访者从其提供的专业服务中获益。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在个体治疗或集体治疗中都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来访者保守秘密。
11.提高行业素养:心理咨询师应尊重其他专业人员,与相关专业人员建立一种积极合作的工作关系,以提高对来访者的咨询服务水平。
总之,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行业声誉,保护来访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咨询师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来访者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