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打糕的制作方法
端午节期间,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等省市以及河南潢川、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区流行的打糕,是一种由糯米蒸熟反复捶打后所制成的食品。以下是打糕的一种制作方法:
所需材料糯米4500克
黄豆500克
红小豆500克
白糖200克
黄豆粉或豆沙粉(用于裹在外面)
制作步骤1.准备糯米:糯米需要提前浸泡10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控净水,放入铺有湿布的蒸笼中,用旺火蒸20分钟左右取出。
2.捶打糯米:将蒸好的糯米放在木槽或平面石板上,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打成粘糕。
3.制作馅料:红小豆洗净后煮至软烂,捞出控净水分后加入白糖,再放入锅中用小火煸炒推碎成豆沙粉;黄豆炒熟后磨碎筛成细粉。
4.成型:将打好的糯米糕切成长条形状,外层裹上一层熟黄豆粉或豆沙粉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糯米饭要用蒸法,以保持饭的糯性和劲道。
捶打时应用力均匀,最好先在木槽内打匀,然后取出打成片,再切成条。
打糕宜现做现吃,这样可以保证最佳的口感。
风味特点打糕糯软粘柔,芳香浓郁。因为用木槌打制而成,所以糕体坚韧劲道,裹以黄豆粉或豆沙粉后,别有一番风味。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南瓜或蒿子秆,使打糕呈现出黄色或绿色,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
节日寓意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打糕不仅是美味的食物,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的节日祝愿。特别是在吉林延边地区,朝鲜族人民会在打糕中加入艾蒿,以此来增添节日气氛,并寄寓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以上就是端午节打糕的制作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