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和国际法律的角度来看,现代俄罗斯民族国家在1917年11月7日出现。1991年12月25日更名为“俄罗斯联邦”,通称为“俄罗斯”、“俄联邦”或“俄国”,是苏联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继承者。
俄罗斯地域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862年诺曼人留里克受斯拉夫人的邀请来到诺夫哥罗德,建立第一个罗斯公国,留里克王朝始自于此。882年,诺夫哥罗德大公奥列格征服基辅,建立基辅罗斯公国,至12世纪中叶,以基辅为首都,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早期国家。基辅罗斯起源于7世纪上半叶,根据史学史的观点,基辅罗斯被认为是3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的时期,被认为是基辅的黄金时期。当时他们接纳了东正教,也创立了罗斯法典(Русская правда)。基辅罗斯在公元13世纪被蒙古人建立的钦察汗国占领。
中世纪后期俄罗斯人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最终建立了沙皇俄国。从16世纪起开始向亚洲扩张,到17世纪中叶成为全球固有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最终称帝建立俄罗斯帝国成为欧洲列强之一,然而沙皇统治日益***,拒绝下放权力予资产阶级,加上对外战争失败与经济不振,人民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俄罗斯帝国被革命推翻建立了俄罗斯共和国。但很快的,苏联共产党在列宁的领导下以全球首个共产政权摧毁俄罗斯共和国,成立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不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亦就此成立。在列宁和其后继者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由一个农业国迅速工业化,并且实行农业集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成为冷战中的红色超级大国。到了1980年代晚期,苏联进行了多项激进的改革,然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病入膏肓,斯大林模式也逐渐僵化,最终于1991年解体。
1991年12月26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并成为***国家。从此之后,俄罗斯联邦虽未具有如苏联、美国等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仍被国际承认是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经济曾一度面临困境,政治方面也出现过1993年***危机,但就目前经济状况有了决定性的改善。
1174年——古罗斯王公,斯诺夫王公罗斯季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斯诺夫)出生。
1876年——美国政治家司徒雷登出生。
1882年——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出生。
1933年——NBA著名球星,NBA历史五十大球星之一萨姆·琼斯出生。
1960年——日本漫画家冈野玲子出生。
1963年——迈克尔学摇滚主唱Jascha·Richter出生。
1963年——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出生。
1965年——日本漫画家椎名高志出生。
1960年——日本导演,编剧犬童一心出生。
1970年——日本动画声优岩永哲哉出生。
1174年——古罗斯王公,斯诺夫王公罗斯季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斯诺夫)出生。
1876年——美国政治家司徒雷登出生。
1882年——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出生。
1933年——NBA著名球星,NBA历史五十大球星之一萨姆·琼斯出生。
1960年——日本漫画家冈野玲子出生。
1963年——迈克尔学摇滚主唱Jascha·Richter出生。
1963年——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出生。
1965年——日本漫画家椎名高志出生。
1960年——日本导演,编剧犬童一心出生。
1970年——日本动画声优岩永哲哉出生。
由于地理环境适宜,史前乌克兰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从农村部落到游牧部落,只是没有留下什么文明痕迹。公元5—6世纪,一些斯拉夫部落迁来。862年,基辅罗斯公国形成,它成为东斯拉夫民族国家的共同起源。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代表基辅罗斯接受***教,即东正教,这对乌克兰文化乃至民族身份认同有着持久而重大的意义。同时,希腊教士和工匠带来新技术,激发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公元1240年,蒙古铁骑攻陷基辅,基辅罗斯时代结束。
从1240到1654年,乌克兰基本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公统治下)相分离,先后在立陶宛、波兰分别统治和立陶宛/波兰(1569年起)统治下。立陶宛人保留了当地人的语言、东正教甚至法律,以致许多乌克兰历史学家视“立陶宛—罗斯”为罗斯国家再造。波兰人先是统治西乌克兰,其后逐渐扩大,它强推天主教和拉丁语为核心的波兰化,埋下当地东正教与波兰天主教不和与对抗的种子。
提问者提到的“三个罗斯”,应该是公元11世界中后期的事情。
1054年雅罗斯拉夫大公死后,其子三分天下,长子伊兹雅斯拉夫承袭大公权位,控制基辅和诺夫哥罗德地区,次子斯维亚托斯拉夫领有车尔尼戈夫地区,三子弗塞沃洛德据有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和佩雷雅斯拉夫地区。名义上三人共治,实则各行其是,基辅罗斯已经解体。
大家好。
从历史上看,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的强盛并未能持续太久,12 世纪 20-30 年代已经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小公国。并在13世纪蒙古人的入侵中彻底毁灭。
之后,东斯拉夫人内部发生了分化。受到蒙古人统治,臣服于金帐汗国的那部分人,最后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统一起来,形成了“(大)俄罗斯”。而早在1187年,“乌克兰”的名称已经在史籍上出现,意为“边区”,且又有“小罗斯”之称。这里在蒙古时代后成为波兰统治薄弱的东部边疆,他们被称为“哥萨克”,意即脱离本民族的自由民。乌克兰哥萨克在面对波兰封建主、犹太人管家和商人的盘剥以及鞑靼人、土耳其人的侵袭时,主动承担了保卫家园的职责,成为了在草原驰骋的勇士。乌克兰的哥萨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准国家组织“盖特曼”。
而在14世纪,“白俄罗斯”这个名词第一次在史籍上出现了。有人以为“白”指的当地居民喜爱白色衣着,也有人认为 “黑色”一词指的是“受奴役、不自主”,而“白色”则表示‘自由和独立”,指的是白俄罗斯人在十三世纪上半叶既未受到东方的蒙古人入侵,也不曾被西方的立陶宛人奴役。孰是孰非,至今未有定论。耐人寻味的是,白俄罗斯的历史最终还是与立陶宛人联系在了一起。后者在1240年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国,成功地遏制了“条顿骑士团”向波罗的海地区的“北方十字军东征”。为了寻求安全庇护,以波罗茨克为首的白俄罗斯公国纷纷通过与立陶宛大公订立协议的方式自愿加入了立陶宛大公国(后来立陶宛又与波兰合并)。
所以,要是总结一下的话,就是俄罗斯人因为蒙古的影响首先分化出来,然后白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在立陶宛-波兰统治时期出现了分化。今天的白俄罗斯语与乌克兰语更为接近,就是这个道理。
家里的人口多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亲兄弟都长大了,都要成家立业,各有各自的利益,就要明算帐、闹分家,谁都不想吃亏,有的还想占便宜。有的兄弟觉得听大哥的没错;有的兄弟就觉得为什么要听大哥的?我就要按自己的意思办,就不听大哥的;有的就想自己当大哥。西斯拉夫人(波兰人)觉得自己厉害,在自己首先强大时,就四处欺负、侵占其他斯拉夫兄弟,后来东斯拉夫人强大了,也反过来还西斯拉夫人以颜色,两兄弟就反目成仇。南斯拉夫人有点实力的,就不太听东斯拉夫大哥的话。俄罗斯与乌克兰不过也是这么回事。
现在的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国往前追究曾是同源于基辅罗斯发展而来,是一个公元882年至1240年维京人奥列格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东欧君主制国家,首都是基辅。
东斯拉夫人建立的辉煌的基辅罗斯帝国,曾经辉煌一时,也有败落期,败落的主要起因栽到了潘镇割据的命运里,
据说是在,
雅罗斯拉夫(1015—1054 年)死后,他的 3个儿子共同执政,罗斯的封建关系又有所发展,封建主不仅直接剥削家奴,而且开始剥削依附农民,向他们征收实物,导致城乡人民反封建起义不断发生。
这样,同时随着各地大贵族势力的增强及地方自然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国家政权日趋瓦解,逐渐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地方公国。
就是这样的一分为三的了。基辅罗斯国君主的仨儿子各成立政权,基辅罗斯也自此三分而治,这一分,日后没合的能力了。后来,乌克兰渐渐形成了自己单一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后来又历经蒙古帝国的统治,立陶宛公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各种因素影响,这样就有了今天的相对古代基辅罗斯形成了今天东北为俄罗斯,西北为乌克兰,西南为白俄罗斯的局势。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颇有哲理的名言。即如一家之中,“树大要开枝”,也是一样。
但基辅罗斯的分裂并不是“树大开枝”那样的正常分支,而是在公元1235年大蒙古帝国忽必烈长子拔都西征时“基辅罗斯”公国被毁灭后的维京人后裔,他们成为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的前身,统称东斯拉夫族。
谢谢